中国以空前力度管制稀土出口,成功击中了美国的软肋。如今,美国考虑大幅降低对华商品关税,换取中国放松稀土管制。面对毫无信誉可言的美国,我们该如何应对?
中美经贸高层即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关键会谈,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这是自特朗普政府升级关税战、中方宣布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后,两国高层首次举行正式的面对面接触。
美方由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牵头,谈判核心议题预计包括"关税削减"与"稀土出口限制"。
此前,特朗普政府已释放"降温"信号,称考虑将对华关税从145%"大幅降至50%到54%的水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承认"当前僵局难以为继"。
美国的这一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国内经济压力。美国媒体预测,加征关税导致美国消费者年均支出增加5000美元,大量制造企业被迫迁厂以避税。
今年10月之后,美国2026年中期选举的相关活动就会拉开帷幕。特朗普政府若不能在这个期限之前缓解美国的经济困境,和中国达成关税协议,美国共和党可能会同时丢掉参众两院。
正因如此,特朗普政府急需通过与华谈判,缓解选民不满。 在关税问题上,特朗普政府比我国更着急,承受的压力也更大。
除此以外,美国若不能稳定地从我国进口稀土,美国大量的高精尖产业用不了多久就会面临断炊,尤其是消耗稀土众多的现代化军工产业。
一架F-35隐身战斗机,据称就需要用掉超过400公斤的稀土,一艘航空母舰消耗的稀土,更是不计其数。美国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也面临"断供"危机,白宫直言"需确保稀土供应链安全"。
因此,美方在会谈前提出了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以关税让步,换取中方"放松稀土管制"。
要知道,4月4日,我国宣布对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限制,直接导致全球稀土价格飙升,一些品类的中重型稀土的价格甚至翻了三倍,而我国还在加大打击走私稀土的力度。
美国媒体指出,我国控制全球近90%的精炼稀土产能,中重稀土占比更高达95%以上。尽管美国试图重启本土矿山,如加州芒廷帕斯矿,但美国冶炼技术落后、环保成本高昂,在中重型稀土领域更是举步维艰,短期内难以替代。
至于我国是否会按照美国的要求,进行谈判妥协,我国商务部有言在先。对于中方管制稀土出口,商务部强调,稀土管制"符合国际惯例"。
至于美国所说的"与中方谈判",我国给出的表态是"同意与美方接触"。商务部此前更是指出,美国若想解决经贸问题,就应当先取消对华施加的所有单方面关税。
总的来讲,美方只有先做到正式邀请谈判、承诺平等互惠、先行拆除关税壁垒三点,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