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衡量车企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特斯拉去年全年利润率高达16.8%,是传统车企的接近3倍,而本次利润率的下滑将大幅减少特斯拉相比其他车企的优势。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特斯拉表示"新工厂未充分利用"压低了利润率,加上原材料、大宗商品、物流和保修成本增加,车辆平均售价降低,4680电池的生产成本增加,以及向传统汽车制造商销售碳排放积分的收入减少,都导致盈利能力较去年同期下降。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周三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认为,与降低销量和提高利润率相比,推动更高的销量和更大的车队是正确的选择,"
马斯克还进一步表示,未来预计能够收获额外的软件收入。
价格战,马斯克不能回头的豪赌
面对并不好看的财报,马斯克为何依然坚定选择降价走量的策略呢?
实际上马斯克在发起价格战的那一刻,他便已经失去了退路。
过去特斯拉受限于产能,交付一直是限制其销量增长的重要掣肘,而如今随着包括特斯拉上海工厂在内的全球生产基地产能提升,特斯拉终于可以及时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出现库存也就代表着特斯拉也存在滞销的情况。
在今年特斯拉大降价前,追踪特斯拉交付等数据的分析师Troy Teslike推算,特斯拉未售出与运输中车型的库存量达7.1万辆,其中中国市场未售出的Model 3和Model Y车型共计2.55万辆。
今年在特斯拉最大的美国市场降价六次后,其基本款Model 3的价格已经累计下调了11%,基本款Model Y的价格下降了20%,整体美国车型的降价幅度最高达到25%。
而在特斯拉第二大市场中国,今年1月在"国补"退出后,该公司率先打响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的第一枪,Model 3和Model Y降价2万至4.8万元不等,均降价超10%,创下特斯拉中国售价历史新低。
特斯拉的价格屠刀很快引发了连锁反应。
以中国市场为例,在特斯拉宣布降价后,蔚来,理想,小鹏,埃安,问界等车厂均选择跟进降价,
而在欧美市场,大众选择将ID3降价至4.2万美元起,和特斯拉Model Y售价对标,福特则将其电动汽车福特电马Mustang Mach-E价格下调了4500美元至45995美元。
因此特斯拉尽管大力度的降价下,但是在同行卷起来的背景下,不仅没有换来对应的销量增长,反而暴露出市场需求疲软的征兆。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尽管交付了42.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6%创下了公司历史记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今年一季度生产了44万辆车,也就是有1.8万辆的库存车。
其中特斯拉较为昂贵的Model S和Model X车型产量几乎是销量的两倍,这也代表着,特斯拉降价对销量的提升主要在相对廉价的Model 3,对于相对高端的几款车型则拉动有限。
这也给马斯克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如果不继续降价,特斯拉恐怕很难维持增长势头,今年180万的销量目标将会遭遇挑战,但是如果继续降价,特斯拉将进一步牺牲利润率,未来的增长点只能寄希望于各类用户付费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