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寨起家“假洋牌”市值暴涨480亿,这次真的翻身了?(3)

2023-03-01 09:26  今日头条

后来珀莱雅盯上了"早C晚A"的护肤概念,推出大单品"红宝石精华"和"双抗精华",彻底出圈。

2021年,珀莱雅营收46.33亿,光是这两样就卖出了9个多亿。

被国外巨头碾压的宿命,

珀莱雅们怎么摆脱?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这几年还出现了花西子、UNNY、HFP、橘朵等国产新锐品牌,看似发展得如火如荼。

事实上,国产品牌还是只能夹缝求生。

珀莱雅市值超500亿元,就已经稳居国内前三。

然而珀莱雅的市值也只是外国巨头的零头--欧莱雅市值超2000亿美元,雅诗兰黛市值近1000亿美元。

2015年的天猫双11中,有8个国产品牌进入美妆品牌TOP10。到了2022年,榜单上的国产品牌,只剩下珀莱雅和薇诺娜。

与此同时,外国巨头赚得盆满钵满。

2021年的双11,欧莱雅的销售额突破百亿,成为继苹果之后,第二个成交额破百亿的品牌。在高档化妆品领域,欧莱雅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超过30%,国产品牌几乎没有插手的资格。

国产品牌为何只有被碾压的份儿?

一方面,不少国产品牌的营销打法被外国巨头迅速复制和超越。

不差钱的外国巨头,根本不怕烧钱打广告。

《2021年上半年小红书营销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在小红书投放量最大的是化妆品品牌雅诗兰黛,其次是欧莱雅和兰蔻。

另一方面,国产品牌的产品,的确还有提升空间。

2022年,珀莱雅一款月销10万的网红产品"羽感防晒"质量出现问题,还上了热搜。

珀莱雅承认错误,表示是因为"生产工艺难度高",并承认"部分批次产品存在差异",最后将产品下架,给予用户退货处理。

更大的差距不是体现在具体某个产品上,而是对产品的重视程度。

"重营销,轻研发",是国产美妆品牌的通病。

例如在2017到2021年的5年时间,珀莱雅的研发费用合计为3.16亿,而销售费用合计为62.34亿,是研发投入的19.73倍。作为对比,仅2021年,欧莱雅、雅诗兰黛和资生堂研发费用分别为78.51亿元、15.68亿元和14.58亿元。

于是,当欧莱雅有抗衰老玻色因、雅诗兰黛有细胞节律、强生有维A醇的时候,国产美妆经常只有外观好看。

这也是为什么,当国产美妆涨价后,得到的反馈往往是"飘了"。

其实,消费者并不在意是国内品牌还是国外品牌,也不在意是老品牌还是新消费,甚至也不在意是贵是贱,他们只是不愿意拿自己的脸做实验。

外国巨头不是一天练成的,国产美妆不用急于求成。

获得信任需要时间,更需要少走些捷径,把钱花在刀刃上。

贴上"新国货"的标签,只是个开始,而不该是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