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大树好乘凉,为此,越秀地产还专门成立了TOD研究院,联合专家学者、行业伙伴进行TOD创新研究。
随着地铁公司的入局,TOD开发模式被推至高点,由此也引发"泛TOD概念"。
"目前稍微有点公共交通,项目后缀就会加上TOD,有些项目其实根本不达标,这也给购房者在置业时造成困扰。而且如果只是单纯的地铁上盖,其他配套无法同步,即便是TOD项目也很难有竞争力。"有操盘过项目的营销总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更有甚者,部分项目只关注房子卖了多少,应有的配套建设却并不上心,这也会造成TOD项目的污名化。
长周期的考验
更多的TOD操盘者也直言,资源协调的难度、整体开发的长周期、合作伙伴的不确定都是目前内地TOD开发困难的原因。"在中国香港、日本东京,TOD连着十几个,甚至最多的有二十几个接口,是立体城市构建的一部分,目前内地的TOD还没有完全将流量与用户的地打通,商业运营也存在一定的挑战。"某操盘过数十个TOD项目的老总如此评价。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表示,由于TOD项目往往与地铁轨交等相连,多为地铁上盖,涉及承重、管道等问题,施工难度远大于一般单体项目,前期预算的估算会比较难,并很可能在后续过程中出现额外的建造成本。同时,受轨交开通、施工复杂和人流导入周期等因素影响,项目资金投入更高,开发周期更长,整体回报也慢一些,参与房企具备的实力也要更为强大才行。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分析师则指出,TOD项目虽然前景可观,但其中潜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由于项目开发耗时长、资金投入大、技术难度高等特点,如果房地产企业重磅加码,这也将成为其未来业绩增长的变量。
北京商报记者王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