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国内可穿戴腕带市场六连降,华为第一但渐失主场优势

2022-12-16 17:00     观察者网

"中国大陆市场受到上半年疫情影响,消费者信心有所回落,对于包括可穿戴腕带设备在内的非必需消费品的选择更为谨慎。"

日前,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可穿戴腕带市场仍持续疲软,遭遇连续六个季度的下滑,整体出货1210万台,同比下滑7.0%。

其中,手环市场连续八个季度同比下跌,出货量下降至350万台;基础手表在本季度也遭遇下跌,同比下降7.7%,保持在510万台出货;智能手表成为第三季度中国大陆市场唯一保持增长的细分品类,同比增长16.8%至340万台。

第三季度,基础手表在大陆地区仍保持最大的市场份额,超过40%,而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几乎平分秋色,分别为29%和28%。细分品类出现了出货占比上的交替转换。

(观察者网注:基础手表运行的是基础实时操作系统,但缺乏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支持,而智能手表运行的是具有第三方应用程序支持的成熟操作系统。)

图源:Canalys

此外,Canalys还公布了可穿戴腕带设备厂商的市场份额。第三季度,华为以24.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但出货量同比下滑27.1%,小米(21.9%)、小天才(9.8%)、苹果(8.6%)、OPPO(4.3%)分列二到五名,其中苹果出货量的增速达到52.9%。

图源:Canalys

"第三季度,华为在中国大陆逐渐失去主场优势。其友商正在手表领域加速追赶,小米、OPPO、vivo将加速完善其IoT生态体系作为战略目标,积极扩充手表产品组合,覆盖更广泛价格段。"Canalys分析师陈秋帆(Cynthia Chen)评论道。

据他分析,苹果新推出的Apple Watch Ultra凭借颇具辨识度的设计受到当地消费者追捧,带动700美元以上的市场增长,同时也更加巩固了其在高端市场的地位。

除主流厂商外,例如小天才等儿童手表厂商,凭借可拍照翻转的新颖形态也对智能手表品类在第三季度的增长作出了贡献。由于可玩性的局限,手环和基础手表无法完全满足本地消费者对可穿戴腕带设备的需求。但智能手表正凭借着更广泛的使用场景和更多的创新体验引起消费者对可穿戴腕带设备的兴趣。

Canalys指出,中国厂商在本土市场正积极探索各种应用场景,试图借助主场优势提高基础手表的产品价值实现突破式创新。例如,为深化产品与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交互,除了寻求与本地专业运动或医疗机构的战略合作,小米,vivo都在探索RTOS上搭载三方应用,在细分功能领域进行深入开发。相较于智能手表,基础手表的小程序研发成本低、周期短,吸引了众多厂商的投入。

然而厂商目前在突破式创新中的投入,尚未转化成商业回报。

Canalys首席分析师刘健森(Jason Low)评论道,主流厂商的市场格局仍将保持稳定。应用场景开发需要时间积累,厂商也需建立其高端品牌形象。 同时,一些处于追随者地位的厂商亦积极入市,通过获取专业医疗器械认证的方式来打造其在可穿戴领域的差异化竞争力。厂家需要在健康、运动检测和数字化健康领域寻找突破点来打破格局。

"除此之外,近期工信部宣布推广的eSIM,对于增长放缓的可穿戴腕带市场或将是一个利好消息。若与运营商建立合作,其天然的优势以及强大渠道能力,可以为eSIM和蜂窝网络的可穿戴应用带来更多可发展的可能性和多样性,这将为中国大陆可穿戴市场注入活力。"他表示。

与此同时,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229万台,同比下降8.4%。

图源:IDC

耳戴设备市场2022年第三季度出货量1753万台,同比下滑12.1%。其中真无线耳机出货量1365万台,同比下降11.8%。整体蓝牙耳机市场的智能化进程逐渐加快。随着上游方案成熟性进一步提升以及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真无线耳机在主动降噪功能上进一步下探。然而对市场需求拉动的边际效应呈现递减趋势。

智能手表市场2022年第三季度出货量1080万台,同比增长1.8%。其中成人智能手表538万台,同比增长13.3%;儿童智能手表出货量542万台,同比下降7.6%。Apple新品发布对成人智能手表市场拉动作用显著。儿童智能手表市场上小天才仍然稳居第一。

手环市场2022年第三季度出货量389万台,同比下降15.6%。手环市场降幅有所收窄,大屏化趋势逐渐明显。其中,小米手环新品对出货规模有所提升起到了一定作用。手环市场的持续下滑一方面受到这种入门腕带产品尝鲜体验的边际效应递减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手表产品逐渐被大众所接受的结果。手环市场未来依然会长期存在,并针对大众市场对腕带产品起到一定拉新作用。

IDC预计,2023年成人智能手表将呈现恢复性增长,出货量将增长3.5%,市场挑战和机会并存。市场机会主要体现在:经济和社会活动逐渐回归;更多健康传感监测技术成熟及广泛应用。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