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唐代皇帝和大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李唐时期皇帝可与大臣同吃同坐?从君臣礼仪的突破,带来了什么?
君王统治天下,处理好与大臣们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王朝若是政治秩序濒于奔溃,君臣不睦,那国运维危,帝王之位也要拱手与人。君主希望大臣们"忠",臣子们则希望遇上英主,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尺寸把握不准就会事与愿违。
作为君主希望有一套君臣礼仪来以作相处之道。其实礼仪运用得恰当与否关键在君主。在李唐开国时期,君主大胆突破传承已久的君臣礼仪,与大臣们同吃同坐。这一突破带来了君臣同心。
古代君臣
君臣礼仪是把双刃剑
1、君臣礼仪的演变。无论是奴隶王朝还是封建王朝,帝王为了彰显自己坐拥四海的权威,建立了一套君臣礼仪,以便让自己"鹤立鸡群"。君臣礼仪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
建立之初到汉朝时期,臣子与君王之间还不是"卑躬屈膝"的关系,臣子面见君王是不需要下跪的,当时最为隆重礼数不过是行拜之礼而已。君臣之间也没有各种繁文缛节,同吃同坐、畅所欲言也是可以的。
君臣礼仪的转折点发生在汉代。翻阅《史记》可以发现,对于酒桌饭局间,臣子醉酒后拔剑击柱的行径,刘邦十分恼怒。为此,刘邦开创了先河,在其统治时期建立了严苛和严肃的君臣礼仪。
汉代君臣议事还是坐而论道的状态。到了宋代大臣在朝堂上只允许站立。到了元代,臣子上朝则更为严苛,需要跪拜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