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的回响|"世外桃源"来了新村民:乡村建设要情怀更要坚守
编者按:
村庄中,汗水滴下种子发芽
远山里,忘我耕耘,希望在茁壮
央广网特别推出系列报道《远山的回响》
第三季《你好!新村民》
记录乡村振兴的奋斗故事
谱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千年瓷都,隐一桃源。山路九曲,方见其形。
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湘湖镇的北安村曹家畈,四面环山,竹海葱茏,宛若一处"世外桃源"。
村口溪流绕村而过,顺溪而上,稻谷青青。远处,炊烟袅袅,群山如黛,向着炊烟的方向前行,走进一间土坯房,一位束发、系着围裙的青年男子正在窑前忙碌着……
他叫盛巧荣,是北安村曹家畈的守护人,景德镇市郎红釉瓷器非遗传承人,也是流转曹家畈500亩土地的青年创业者。
这样的一个年轻人,究竟和这个只有30户人家、120多位村民的小山村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进村钓鱼 反被"钓"进村里
1988年,盛巧荣出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一个小山村,家里排行老三。作为农民的儿子,盛巧荣从小就懂事好学,2009年,他进入景德镇陶瓷大学陶艺专业学习,从此开始了自己与陶瓷的不解之缘。
入学时,盛巧荣敏锐地发现大学新生报到需要各种生活用品,他便在大学门口摆摊卖起瓷碗和瓷杯,两个月挣了5000多元,这也是他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入学后,他沉浸在图书馆数月,刻苦学习陶瓷技艺。2009年年底,盛巧荣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80平方米的店铺售卖陶瓷。就这样,他学习的同时兼顾店铺,一边提升陶瓷技艺,一边挣钱养活自己。
店铺生意越来越好,盛巧荣决心大干一场。2012年初,临近毕业之际,盛巧荣在三宝国际陶艺村租下工作室,独立门户成为专职陶艺工作者。
"有个卖多肉的大客户包窑一包就是3年,一开窑就发货过去,这样我每个月纯利润就有15万元以上。生计不成问题,我就想着去实现心中的'诗和远方'。"盛巧荣笑着说。
2014年,盛巧荣和朋友一同前往北安村钓鱼。
初入北安村曹家畈,盛巧荣便被眼前的原生态景色吸引了:这里俨然如《桃花源记》中所言"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树木茂密如"绿色拱门",满眼碧绿,风景如画。
曹家畈风光(央广网发 盛杨泳 摄)
野钓虽然没什么收获,但是梦想的火苗却在盛巧荣心里燃起,他想在这里建造一个自由、简单的生活"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