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可读
03 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人名臣征剿太平天国后,很多湘淮籍的将领担任朝廷的封疆大吏。汉族官僚的崛起并担当重任,引起了清廷的警觉。而以浙江为代表的的地方势力尤为突出,颇有尾大不掉之势。不过,清政府为了镇压捻军起义,指望不上八旗子弟,不得不仰仗大量的湘淮籍汉人将领平定叛乱。这导致了日后地方疆臣权势日强,遇事时往往先自作主张,然后再奏报朝廷了事,颇有些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的架势。
具体到杨乃武案,此时也形成了以中央官员为首的"翻案派"和以地方实权人物为代表的"维持派",两派以乡里师生、同门故友、亲党胶固等结成政治派系,互相明争暗斗、僵持不下。比如在该案件平反过程中,四川巡抚丁宝桢就曾跑到刑部大发雷霆,说此案如果要翻,地方将无人再敢做官。一时间弄的刑部官员骑虎难下,毕竟他们很难平衡出一个双方都乐于接受的结果,所以最后的处理自然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