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友人去北京旅游,则一定会把八达岭长城列入他们的清单。就连美国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游览过长城以后,也不禁啧啧称奇。长城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自周朝开始到明代结束修筑了两千多年。
在历史上,它曾经作为天然屏障使汉族人民有效地抵御了游牧民族的入侵,直到清军入关,长城就再也没能发挥它的作用了。
有人说,长城没用,在它需要发挥作用的时候却阻挡不了满清的入关,满清入关以后让人留辫子以及很多陋习,近代又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整体落后于世界,被西方列强一次次地深入。那么,把长城归咎于后来中国没落的说法真的对吗?长城在我国历史上到底产生了多少作用呢?烽火戏诸侯
长城的修筑由来已久。西周时期,周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修筑一列一列地小城堡,上面有烽火台。如果战事开始,便有卫兵点燃烽火,各地受封的诸侯就会带着自己的军队来勤王。在当时来看,这个效果立竿见影。直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幽王已经失信于诸侯,长城的防御作用大为削弱,就把西周玩没了。少数民族犬戎攻破西周首都镐京,烧杀抢掠,镐京城成了人间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