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水浒传中提到关羽的化身,总共有两个人物:一位是关胜,另一位是朱仝。朱仝胡子像,而关胜则是有武圣的基因。那么,关胜与关羽到底有没有关系?关胜为何会有青龙偃月刀?仅仅依靠关羽,关胜才做得第五把交椅?今天笔者来为您讲讲。
从三国时期到北宋末年有1000多年的历史,作者要找一个忠义的载体,最好的选择就是关羽,退一步关羽的基因也可以,作者选择了关胜这个人物,所以梁山前期仅仅提倡"聚义"的时期没有让关胜出现,宋江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厅,"忠义"的化身也就该隆重登场了。
上山前,关胜的官职还不如县令
关胜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嫡系子孙,长相与祖上关羽颇为相似,使一口青龙偃月刀,有万夫不当之勇,人称大刀。他虽熟读兵书,深通武艺,却仅担任蒲东巡检,始终屈居下僚。
宋朝时一个善待功臣的时代,基因的作用非常明显,功臣之后的呼延灼、杨志等人都得到优待,宋朝的国策决定了武士集团的地位低下,32岁的关胜没有因高贵的基因飞黄腾达。
梁山军攻打大名府时,太师蔡京召集枢密院官员,商议出兵救援。步司衙门防御使保义宣赞与关胜有旧交,趁机向蔡京推荐关胜,称其有"安邦定国之策,降兵斩将之才",若拜为上将,必可"扫清水寨,殄灭狂徒,保国安民,开疆展土"。蔡京便命宣赞前往蒲东,礼请关胜。
论官位,他仅仅是蒲东巡检,充其量是蒲东这个地方的武装部长或县中队的中队长,比七品芝麻官的县令还差一点,比推荐他的宣赞还要小得多。
与林冲也比不得,林冲虽说是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无兵权,官阶也不高,但是个京官,与地方官比,是见官大三级。与呼延灼比他也差得远,呼延灼是汝宋郡的都统制,张清是东平府兵马都监,董平是东平府兵马都监,官都比他大,可是关胜却莫名其妙地排在他们前面。
所谓的祖上光环加成,相对比关胜的实力,其实仅仅是个加分项
关胜当时仅是个蒲东巡检,是个县城武装指挥的小官,很不得志,好不容易天上掉下了个馅饼来,终有出头之日,关胜一听宣赞的话,便"大喜"。
这"大喜"便充分表现出关胜的兴奋神情,并表示"得蒙太师呼唤",一定"用功报国"。他是怎么"用功报国"的呢?一上任就来了个"围魏救赵"之计。即乘梁山大军攻打北京城,后方空虚,攻打梁山,"教他首尾不能相顾"。
仅凭这一策,宋江便断定在未来的梁山马军五虎将中,关胜强于林冲。而关羽的光环加成,不过是个加分项了。
宋代,关羽已经是忠义的化身,"忠义千秋"已经成为他的专利。一旦提起他来,没有人再敢说他是关羽或者关云长,最低的标准也是关公。既然关胜是关羽的嫡派子孙,宋江是一定要利用这个人的。
关胜真的是关羽的后代吗?真实的宋史中却有关胜此人
那么,关胜真的是关羽的后代吗?在三国时代,关羽的后代不是给杀绝了吗?
这里的关胜其实是虚构的,不过在野史中能找到关胜的原型:
此人乃北宋末期镇守济南,坚决抗金的宋将关胜,此人即被称为关羽后代,"或曰是壮缪后(《坚瓤秘集》)。
在正史中,同样可找到关胜其人的资料: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刘豫传》:"建炎二年正月,用悫(张悫)荐除知济南府。时盗起山东,豫不愿行,请易东南一郡。执政恶之,不许。豫忿而去。是冬,金人攻济南,豫遣子麟出战,敌纵兵围之数重。郡倅张柬益兵来授,金人乃解去,因遣人啖豫以利。豫惩前忿,遂蓄反谋,杀其将关胜,率百姓降金。百姓不从。豫缒城纳款。"
又《金史》卷七十七《刘豫传》云:"康王至扬州,枢密使张悫荐知济南府。是时山东盗贼满野,豫欲得江南一郡,宰相不与,忿忿而去。挞懒攻济南。有关胜者,济南骁将也,屡出城拒战。豫遂杀关胜出降。"
虎父无犬子,关胜的儿子其实也是狠角色
相比于父亲关胜,历史上对于儿子关玲的记载更少的。
关胜的儿子关玲也是一位武艺高强之人,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在这对父子身上也是一样。关胜骁勇善战,儿子怎么可能会柔弱?
据记载,关玲从小便对习武练功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这或许是受父亲的影响。关玲小时候经常天不亮就起床练功,是十分刻苦的。无论是大刀还是长戟,对于关玲而言,通通是小菜一碟。所有的兵器在他的手里,都显得格外听话。而且,关玲还经常与父亲比试切磋武艺。
据记载,关玲曾与关胜大战三十回个不分胜负,但是后来由于体力不支,还是关玲先认输了。小小年纪的关玲会输给父亲,想想也是人之常情。当时父亲落马而死时,关玲仅仅只有十二岁,即使是在我国的古代,也是没有成年的,想来也是挺可怜的,所以关玲几乎是由母亲抚养长大的。
后来在其二十岁时,娶妻生子,一家和睦,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