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民高先生因陷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借款20万元后实际还款高达2887.6万元,却仍被催收470多万元,最终报警求助。目前,6名放贷者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刑事拘留,其中4人已被逮捕。
案件详情
1. 初始借款与"砍头息"陷阱
- 2023年10月,高先生因生意资金周转困难,通过电话推销贷款20万元,但实际到手仅18.8万元,被扣除1.2万元作为首期利息和手续费。
- 贷款当天,他就被要求偿还首期款4.1万元,实际可用资金仅剩14.7万元。
2. "以贷养贷"恶性循环
- 由于无力偿还,放贷者不断介绍其他贷款人给高先生,迫使其借新贷还旧贷。
- 一年内,他累计借款1741.58万元,实际还款2887.6万元,但仍被要求偿还470多万元。
- 部分贷款利息远超本金,例如一笔30万元贷款,实际到手22.07万元,最终还款44.8万元。
3. 威胁与报警
- 放贷者曾暗示掌握高先生家人信息,使其因恐惧继续还款。
- 2025年2月,高先生报警,警方介入后,部分放贷者退还170万元,但仍有300多万元未结清。
法律定性
- 非法经营罪:6名放贷者因违规放贷、收取超高利息(超出法定LPR的4倍)被刑拘。
- 套路贷与砍头息:律师指出,此类行为属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可能涉及诈骗、敲诈勒索等罪名。
- 刑事责任:根据《刑法》,非法经营罪情节严重者可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警示与建议
- 警惕"低息贷款"骗局:高先生最初被"低息"吸引,但实际利率远超法定上限。
- 避免"以贷养贷":一旦陷入,债务会呈指数级增长,最终难以脱身。
- 及时报警:如遇暴力催收或高利贷,应尽早寻求法律帮助。
该案仍在侦办中,高先生的经历警示公众远离非法借贷,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