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这让人眼花缭乱的乱局中,像姜瓖这样极其擅长站队的前明或是前顺的官员队伍实在太过于庞大,所以老姜这般行云流水的"反正"表演并没有引起清廷足够的重视。在预想中的升官发财、封妻荫子迟迟得不到兑现的情况下,姜瓖的民族大义和爱国情操瞬间迸发了出来,自称兴汉大将军,打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帜,决定跟满洲人死磕到底。
清军的报复很快到来,大同城下爆发了一场血战。而正是在这场极其惨烈的战事中,王辅臣终于凭借其武勇一战成名,"马鹞子"的大名从此驰名遐迩:
"清兵之围大同也,辅臣乘黄骠马,时出剽掠,来则禽人以去,莫有撄其锋者。清兵远望黄骠马骋而来,辄惊曰'马鹞子至',即披靡走。辅臣与白成功、葛秉贞三人更迭乘黄骠马出,清兵亦不辨乘马者之为谁也,见即走耳。城克,姜瓖降,八王子以辅臣为虾,随入都,都中满汉,无不以一识马鹞子为荣矣。"(《广阳杂记·卷四》清·刘献廷)
满洲人是很敬佩勇士的。所以尽管他们在战后恼羞成怒的大肆报复、制造了"大同之屠",但却没有杀掉王辅臣。得闻大名的顺治皇帝反而对其青眼有加,委以御前一等侍卫的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