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审批腐败隐蔽复杂?重拳打击!一季度至少14名银行系统领导被查处(2)

2022-05-18 10:03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同时,信贷审批流程涵盖授信调查、授信审查、贷后管理等多个环节,以贷谋私往往需要上下勾结、左右串通、多环节配合,容易出现"窝案式""链条式"腐败。如谢明案就涉及该行授信审批部、投资银行部等多名负责人,覆盖前中台,集体作案,银行的内控和制衡机制形同虚设。

国有商业银行拥有比较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和授信管理及风险管理程序。但为何会被一些人钻了空子?问题往往出在制度执行上。

记者从某国有银行信贷业务人士处了解到,尽管银行内部有信审会、贷审会等集体审议机制,但"一把手"权力相对集中,如果监督制约不足,容易导致集体决策流于形式。如中信银行原党委副书记、行长孙德顺就经常直接与企业对接,用程序倒置方式违规操作信贷事宜;无视"末位发言"等制度,直接干预信贷审批,制度设计就这样失去了作用。

"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避免信贷权力过度集中,同时对信贷决策进行全过程留痕监管,并加强贷后管理,完成风险闭环。"周芮帆建议,紧盯"关键少数"强化履职监督,对重要岗位实行交流轮岗等制度,完善分级、分权授信审批机制,强化贷后资金管控,做到既"管住人",又"管住钱"。

信贷审批腐败隐蔽复杂?重拳打击!一季度至少14名银行系统领导干部被查处

针对信贷领域腐败问题,纪检监察机关重拳出击,严查以贷谋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交通银行纪检监察组通过加强日常监督,拓宽问题线索来源,从不良资产责任认定入手,着力发现某些单位长期不良高企、风险积聚背后潜藏的金融腐败问题。紧盯重要岗位、关键环节和"信贷执行官"等重点群体,在"室组地"联合办案模式指导下,严肃查处了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原总经理李杨勇、辽宁省分行原副行长于化源等信贷领域腐败典型案例。严打"窝案式""链条式"腐败,严肃查处某分行信贷贪腐"窝案""串案",先后留置行内人员6人。

对于案件暴露的制度建设滞后、权力制衡不力等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案促改,督促驻在单位扎紧制度"笼子",健全内部治理体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工商银行纪检监察组推动工行党委进一步明确包括总行党委管理"一把手"和副职干部在内的各层级管理人员的任期、最长任职期限和轮岗交流要求,严格执行关键岗位轮换制度。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建设银行纪检监察组聚焦贷后资金管控这一重点,督促建立健全贷后资金管控协作机制,加大金融科技手段运用力度,打破不同分行各管一段的管控"壁垒"和信息"孤岛",防止出现管控"断点"。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