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柳白】英伟达突然获准售华H20芯片引发多方揣测,但显然,美方一些人士的遏华野心从未停止。
就在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自吹"就是要领先中国"后,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16日也抛出了一篇评论文章,鼓吹用技术依赖拖慢中国技术创新步伐。
根据作者观点,美国政府不应出于政治考量而放弃中国的人工智能(AI)市场,售华芯片实际上并不会滋养中国创新生态,反而能够通过出口领先的半导体产品,把中国"锁"在美国的技术生态中,从而巩固美国在全球AI领域的主导地位。
这篇文章由美国数据公司Hydra Host首席执行官亚伦·加恩(Aaron Ginn)撰写。谈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访华之行,加恩表示,黄仁勋希望抢占市场并让其他国家采用美国开发的计算基础设施,使美国产技术平台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的标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除美国之外最大的AI市场,也就是中国开展业务。
黄仁勋此行一度引发了美国议员的抨击,认为这将"滋养"中国的创新生态体系。但文章认为,这些反对声暴露出他们对美国制胜之道的深刻误解:美国的胜利并非源于恐惧与退缩,而是源于实力与接触。
黄仁勋的策略与特朗普总统的理念一致:与所有国家接触,在所有领域竞争,避免因意识形态层面的恐惧而放弃市场。文章还称,特朗普并未采取孤立政策。他与外国的谈判次数超过当代的任何一位美国总统;相比之下,拜登总统在任期间,美国在华人工智能和半导体市场的份额不断萎缩,仅发表道德说教却鲜有实际行动。
美国知名半导体公司德州仪器的生产线 Axios新闻网站
作者力挺英伟达售华芯片,认为此举并没有违反出口管制规定或转让敏感知识产权,向中国出售英伟达芯片并不会"滋养"中国的技术生态,反而会把中国"锁"在美国的生态体系中。
文章称,让对手购买自己的产品,正是美国保持领先的最佳战略。
具体而言,拥有英伟达的硬件并不等同于打造出专属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这就像购买一台PlayStation游戏机并不意味着你能成为索尼。中国可以买到"主机",但真正的价值在于软件、开发者社区和工具,这正是英伟达的企业套件及并行计算平台CUDA。
英伟达的优势在于其软硬件结合的模式,就如同半导体领域的苹果。当中国人工智能开发者使用美国的图形处理器编程时,他们其实是在巩固美国的软件主导地位,依托的是我们的系统,而非华为的系统。
文章认为,如果将中国企业排除在英伟达的合作之外,不仅无法减缓中国的发展,反而可能加速其进步。如果想抹掉美国在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迫使像华为这样的竞争对手开发出真正的替代产品。
文章还写道,技术领先的关键在于影响力和普及度,英伟达正为获胜而努力,而它的胜利就是美国的胜利。英伟达在确立全球标准的同时,也让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场与美国技术绑定。退缩意味着失败,参与竞争美国才能获胜。
"美国应该支持英伟达这种全球互联的战略。这不仅提高了收入,扩大了美国的就业岗位,还强化了我们在软件上的领导地位,减缓了竞争对手的发展。这不是在扶持对手,而是让他们依赖我们。"
作者还怨气连连,宣称过去三十年来,中国的低成本制造业让美国产生了依赖。如今,轮到美国用半导体来作出回应了。
7月16日,北京,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链博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 视觉中国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加强了对H20芯片的出口限制,该芯片本就是英伟达为了应对拜登政府此前出台的管制措施,针对中国市场特别开发的。
英伟达本周表示,已获美国政府批准恢复向中国销售H20芯片。这一消息推动英伟达股价在15日上涨了4%,凸显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华尔街日报》此番论调并不是首次出现。
黄仁勋上周在华盛顿表示,美国的对华限制策略终将失败,因为它会推动中国本土技术的快速发展,最终与美国科技行业旗鼓相当。英伟达等公司认为,美国公司应被允许向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出口产品,以确保美国技术在AI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15日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曾称,美方放松芯片出口管制是美中官员近期在伦敦和日内瓦举行的贸易谈判的一部分。
他说:"美国希望在技术方面领先中国一步,以便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半导体……要向中国卖得足够多。"
只是无论拉起技术出口铁幕围堵,还是如今"围城必阙"的自以为是,中国科技产业在逆境中发展,显然已让美国乱了阵脚。
面对美方变着花样的遏制围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曾表示,美国希望在高科技行业保持全球领先,这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公平竞争,不能为了维持科技霸权不择手段,不能剥夺其他国家的发展权利,更不应当为一己之私破坏全球产供链,让本已脆弱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
毛宁强调,中国的发展始终建立在自身力量的基点上。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量子通信、北斗导航,事实证明,限制打压阻挡不了中国的发展,只会增强中国自立自强、科技创新的决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