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啊赵祯,叫你一声明君你敢答应吗(8)

2025-04-30 06:42  360kuai

4

客观而言,赵祯成为这样的明君,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赵祯亲政时,其实是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赵氏皇族与文官集团分享权力、相互制约。赵祯远远达不到明清帝王一言九鼎的专权程度,所有才有人评价他"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这其实就是公元十一世纪时的君主立宪制。

后代看赵祯,既有觉得他仁德盖世的,也有觉得他窝囊平庸的。他治下的大宋,也确实有许多问题,比如冗官冗军、米价腾飞;他的庆历新政半途而废;对辽国和西夏虽然没有割地却有赔款;文治虽然成就斐然,但武功似乎相差得太远……

然而很多人都忘了:赵祯是以百分之百儒家标准打造出来的明君。他的一切,从小就统统被打上了儒家的痕迹。而那种杀伐决断眼睛不眨的皇帝、那种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皇帝、那种对自己狠对别人更狠的皇帝,都不是讲究温良恭俭让的儒家、重视守成远超进取的儒家、习惯以书本去指导现实的儒家能制造出来的。何况赵祯天性温厚,更是没有半分成为西夏李元昊的可能。李元昊虽然是开国之君,最终也因强占貌美儿媳而被怀恨的亲生子刺杀而失去了鼻子。

人贵有自知之明,对于一举一动都系国家命运的帝王而言,自知尤为可贵。赵祯明白自己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再加摆脱不掉的种种限制,不可能是争战杀伐开疆拓土的雄主明王,只能是兢兢业业的守成之君。他清楚自己治国御民尚且时感捉襟见肘,要改弦更张尽除社会弊端,更加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为了求治而好大喜功、妄动干戈,越爱民可能反而越害民。而不折腾的智慧,赵祯之后的神宗和哲宗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