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朝宦官干政的发端史(2)

2023-11-12 09:02     360kuai

明初,"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四大案先后上演,尤其是"胡蓝案",朱元璋借机把功臣杀戮殆尽,废除相权,把权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在自己手中。定律例、防功臣、防文官、防武将,防颠覆、防架空,防以权营私……这坐上皇帝的位置后朱元璋是处处都得设防。但是权力越集中,朱元璋就越感到不安,锦衣卫成了成了侦缉、 监视臣民言行的特务组织。不过这时的宦官势力,在强势的皇权面前压制下,还没有开始兴风作浪。

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燕王朱棣正是在宦官的帮助下夺取了自己侄子建立帝的政权,而这群宦官正是朱元璋直接留给建文帝的"遗产"。试想,这群宦官若无一定权势,对朱棣的政变又能有什么帮助呢?

朱棣夺权之后,为了进一步将权力集于一身,特别是当时建文朝一批大臣认为他是"篡位"根本不与他合作,这样一来朱棣就更需要宦官之力,更加感受到宦官家奴的可靠。此时的朱棣除了采取继续削藩、加强锦衣卫建设等措施外,开始掌管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还专设了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的另一特务机构东厂(后来成化年间还一度增设西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严密监视朝野,形成了贯穿明代始终的层层侦缉,层层作恶,人人互疑,人人自危的高压、恐怖局面。此举使得朱元璋的铁牌和"祖训",在他的子孙身上彻底失去了效用。

如果说永乐时期的宦官队伍,还能因君主勤勉、铁腕而只是作为一种平衡各方势力的工具的话,那么到了宣德时期的宦官队伍才是真正的开始制度化、权力化,得以全面参政。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