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的宽厚不仅仅对于病弱妇孺,对于一些与他政见不同、言辞激烈指责他的人,宋仁宗仍然能以平常心对待,甚至能够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对方的长处。名士苏辙在参加制举考试中曾经因为道听途说的荒谬言论而对宋仁宗大加指责,虽然苏辙文采斐然,但是由于他公然诋毁皇帝,考官们决定不给予他功名。然而宋仁宗得知此事后,认为苏辙直言敢谏,特别录用了苏辙。宋仁宗平和的心态是他能够淡然处事的关键,这就使得宋仁宗能够在处理情绪化事件时仍能保持客观冷静的情绪,有利于对人才的挖掘与任用。
人才之所以被称之为人才,就是因为其在某一领域具有极其卓越的才能,而这种超出常人的能力通常会造成人才性格上的缺陷,如嚣张乖戾等鲜明的个性。这类个性鲜明的人才常常会受到自身性格的牵累而不得人心,不被重用。宋仁宗胸襟开阔,完全能够将人才的个性弊端与其擅长领域分离开来,有针对性地任用这些人才,不会造成人才的浪费与埋没,对王安石的重用便是宋仁宗宽厚的最好例证。王安石博学多识、眼光长远,但其性格急促,为人骄傲,时常惹人生气,却仍然被宋仁宗委以重任。
宋仁宗时期社会秩序稳定,在其有意的放纵下,官吏的个性较为解放自由,官员在朝堂之上对宋仁宗稍有言语冒犯并不少见,而宋仁宗本人对于官员的冒犯指责也处于听之任之的态度。北宋的监察制度发展相对完善,言官谏台不仅监察百官,对于皇帝的行为举止也是时刻密切注意。宋仁宗行事稍有差池就会引来言官们或直接或委婉的劝谏,但无论何种表达方式,总是要对宋仁宗的言行进行约束限制。面对这种来自言官的限制,宋仁宗从未因此惩处过一个官员,基本上秉持着闻过则改的谦逊态度。宋仁宗重视百官的谏言,从善如流的积极态度使之能够不断发现自身统治的问题并进行相应改进。宋仁宗时期君主专制的集权程度不如其他朝代,但是这一时期的官吏自由度却是空前绝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