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量产“大杀器”,中方做好打算,不简单

2025-05-14 14:16  头条

就在印巴问题吸引了全球关注的同时,美国也悄悄开始了"备战",宣布即将批量生产新型核炸弹。

据环球网报道,美国能源部国家核安全管理局高层,在美国国会众议院听证会上披露,即将于5月下旬批量生产最新型号的B61-13核炸弹,该武器的破坏力极为巨大,根据美媒的说法,可产生约360千吨的破坏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是当年美军扔在关岛那颗原子弹当量的21倍。

【美军F-35投放了一颗用于试验的B61-12核弹】

美国一边渲染"中国核威胁",一边继续"穷兵黩武"

B61-13核炸弹的研发计划开始于2年前,当时拜登政府主动要求制造新型核弹,美国媒体则毫不掩饰地表示,该武器针对的就是中俄两国。

美国如今又主动改变计划,提前了足足1年的时间开始批量生产这种危险的武器,很可能是因为当前的国际局势越来越动荡,美国感觉局势已经超出其掌控了。

比如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主导下的北约各国持续军援乌克兰,并强化前沿军事部署。

B61系列核弹作为美军在欧洲部署的核威慑核心,究竟是用于针对谁想必不用多说,在此基础上美国还要继续升级该武器的威力,很可能是要提前对俄方在俄乌冲突中获胜的可能进行布局,用更强力的筹码,将欧洲国家"绑"在身边,同时为北约在东欧的军事存在提供更强的核后盾。

【扩核反应美国的焦虑】

再比如,中东地区战火四起,美以和胡塞武装打得不可开交,同时还和伊朗陷入了核问题谈判的僵局,在让周边国家担心被卷入其中的同时,也让美军彻底陷入战争泥潭中无法自拔。

尤其是和胡塞的交手中,美军和一个地方性武装打得有来有回,时不时还要往海里摔几架F-18舰载机"助兴",显得十分狼狈。

虽然这些热点地区发生的冲突,要么是美国主动挑起的,要么和美国又千丝万缕的关系,但美方的威慑力在不断下降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很可能是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美方才动了批量生产核炸弹的念头。

比较讽刺的是,在特朗普上台后,还曾向中俄发出"邀请",希望一起削减核武库,这才过去多久就变卦了,可见美国的"承诺",一个字都信不得。

【美方违背承诺再次扩核】

B61-13"旧瓶装新酒",除了当量变大外没什么创新

再说回这个被美方"寄予厚望"的B61-13核炸弹,有人可能会好奇,不是说美军近年来的新式武器研究能力下降了吗?怎么短短几年之内又拿出来一款全新的核武器呢?

事实上,美方这招叫"旧瓶装新酒",这个B61-13其现役的核炸弹B61-12的改进型,算不上什么全新的核武器,甚至除了当量更大外,很可能就没什么创新了。

美军的B61系列核弹自1960年代问世以来,通过"模块化升级"实现多次迭代,最大的一次升级就是在炸弹上新增了一套卫星接收和控制组件装,实现精确制导。

所以B61-13只能算是一次升级,那么它做出了哪些升级呢?答案是提升了核弹的当量,最高可达40万吨。

说白了,美军还是在"吃老本"的道路上继续狂奔,也反映了美国核武库技术储备的结构性矛盾:为维持核威慑规模,不得不依赖老型号部件的循环使用,而非真正推进新一代核技术开发。

那么美方为何不研制更新的核武器呢,是不想吗?答案很可能是没那个能力,举例来说,就在不久前,承担美军下一代陆基洲际核弹发动机制造的美国工厂还发生过爆炸,而这只是美军核武器更新换代道路上,一个相当不起眼的小问题,可见美军武器的前景有多么渺茫了。

相比于PPT中"毁天灭地却遥不可及"的新武器,美军更需要一款拿来就能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问题的武器,因此也只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凑合着用了。

【美军核弹的威胁性不容小觑】

美国的"安全焦虑",根源在于盲目敌视其他大国

不过话虽如此,我们也不能小看了美方的这个举动,毕竟当量上去后核弹的威胁性直线上升,再加上美军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意味着美轰炸机可以从任何地方起飞,还是有不小的威胁的。

可以看出,美方这一轮的"扩核",本质上是对于中国核力量稳步增长感到了"不安",尤其是中国核力量具备现代化优势(如东风-41洲际导弹部署、核潜艇部队升级)使美国意识到,核威慑的效果正在与日俱减,美军所谓的"优势"也在不断减少。

但美方这种对所谓"核竞争对手"的顽固认知存在严重误判,实则是将自身战略扩张的做法投射在其他大国身上,这种误判导致其采取过度反应,形成"核军备竞赛-安全困境-进一步升级"的恶性循环。

这种"核霸权即安全"的病态逻辑,是美国无法接受"共同安全"理念的根本原因,但美方越是通过核武升级巩固单极霸权,就越会促使其他拥核国家进行相应的核力量提升,到头来还是将美国的"安全焦虑"扩散至了全球。

【美国将"安全焦虑"扩散至全球范围】

这种"穷兵黩武"的行为当然不是毫无代价的,2024财年美国国防预算再创新高,核武器现代化计划吞噬了巨额的资金,加剧美国国内财政失衡与社会福利削减。

长期来看,这种"安全投入的无限性"将透支美国国力,加速国际影响力的衰减,B61-13的提前量产,本质是美国霸权焦虑的缩影。

冷战的历史经验表明,核武器的"威慑平衡"无法通过单边升级实现,反而会刺激各国均采取对称性反制,美国若继续以敌视态度看待中俄,将陷入"越升级越不安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