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宋朝的灭亡的原因诸多,根子却可能在于北宋后期辽国的灭亡,而金国成为了宋朝各种先进技术(包括军事利器)直接流向北方的通道,这埋下了日后宋朝亡国的祸根。以上曾提到宋朝军事上的赢弱,而它在外交上的短视,缺乏战略眼光,又一再地给它带来同样致命的后果。先是北宋助金攻辽,这是自毁长城。后来南宋不接受北宋时的教训,又助蒙攻金,把自己的安全屏障完全拆毁,结果丧失了国防上的缓冲地带。唇亡齿寒,导致了蒙古骑兵长驱直入。
试想当初如果北宋能联辽抗金,或者后来南宋能联金抗蒙。以北宋的财富,加上辽国能骑善射的兵马共同抗金,或许北宋不至于灭亡;而富庶的南宋加上骁勇的金兵,集其财源、疆域和兵力之总和,兴许也能跟蒙古兵一争高下。像蒙古这种游牧民族组成的国家,不大经起持久战,百十来年后就气数将尽。宋朝不也曾跟金国对峙了二百年吗?如果历史能够那般重演,也许先进的华夏文明可免遭被蒙古征服的灭顶之灾。
又从当时的自然条件看,北方的气候不断恶化,草原不断沙漠化,迫使游牧民族不断地南下,与宋朝争夺生存空间。况且,自唐亡以后,北部中国的疆土,包括许多军事上重要的地理位置均被异族占领,使宋朝一直在国防上处于被动的地位,简言之,严重地缺乏"地利",地理环境差。更加上宋朝的国策又使得国家"富而不强"。在这种大背景下,宋朝从农耕文明土壤上诞育的稚嫩工商文明的萌芽,便没有足够的外在张力,终于被落后的游牧文明打败并且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