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何无法摆脱悲剧命运(4)

2025-01-11 11:22  360kuai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历朝历代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实在是绝无仅有的。又是直到清朝末年,中国的工商业收入才再一次超过了农业税收。

中国自古认为务农才是"本",宋人却提出士农工商皆本业。宋代没有国家分配土地的制度,土地买卖流转频繁。由于大量独立的小自耕农已经不是国家生存的根本,宋朝得以采取了与其他王朝迥然不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使土地能够集约化地经营,提高了农业的效率,还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投入了工商业,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力。

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长期不实行"抑商"政策的王朝。自开朝起,朝廷即鼓励产业的开发,并号召人们 "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宣传"政事之先,理财为急"。商贸的发达,促使钱庄业兴隆,促使宋朝在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和银行。 因为经济的空前繁荣,宋钱币铸造量非常大,如宋神宗时全国年铸币506万贯。(唐朝最盛的开元盛世年铸币32万贯) 。 宋钱是当时周边各国最爱的坚挺货币,而成为南海诸国的镇国库之宝。

在公元998年前后, 四川民间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公元1023年,宋政府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负责纸币发行的官方机构"益州交子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央行, 它的"交子"是从真正意义上讲,由政府发行的纸制的纯粹钱币。而西方最早的纸币是1661年斯德哥尔摩银行发行的,但这家银行很快就倒闭了。直至1694年,英格兰银行才开始正式使用纸币,比中国晚了700年左右。

宋朝商贸的发达的原因,在于其经济的生产率显著的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此外,宋朝兴修的新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田灌溉面积。据估计,从11到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生产率的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带动了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