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雅
宋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异数。它的"国富",它的"兵衰",使它的兴亡令人迷惑。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北宋王朝是一个先天不足的朝代。它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后来又"杯酒释兵权"。接着,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 "斧声烛影",颇为蹊跷地取代了其兄。所以,这个王朝的统治者打一开始就具有某种阴暗心理。他们一贯推行的"重文抑武"的国策,固然有接受五代十国以来的历史教训,削减地方藩镇势力来强化中央集权的目的,但防止他人拥兵自重而故技重演的意图,也是相当明显的。
所以,北宋在军力上花费的钱财虽多,但军人一般不能执掌实权。不容否认,这是北宋社会逐渐丧失血性、阳刚不足而国防不力的原因之一。"因祸得福"的是,宋朝文人颇受重视,享受了开明的文官政治,并且"刑不上大夫"。他们的日子之好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