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一代名臣,因老妈生病请了假,竟惹怒皇帝,将他贬职?(4)

2025-03-22 11:02  360kuai

为什么宋英宗对自己手下这三个大臣都不相信,却相信谣言呢?我认为原因是谣言未必就是空穴来风。韩琦、欧阳修、曾公亮三大宰相都以没有文字资料等证明蔡襄对宋英宗继位有异议,却忽视的一点是,可能同样没有文字记录等证据表明蔡襄支持宋英宗继位。宋英宗想了解这一点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他只需要查看蔡襄的上书或相关的工作纪要即可。

宋仁宗从至和年间开始就屡屡生病,引起朝臣的担心。到了嘉祐年间,宋仁宗仍然无子,朝中群臣更是忧心忡忡,纷纷上疏书或当面劝谏宋仁宗立储。朝臣因避忌讳,当然不会明确要求立宋英宗为太子,但宋仁宗只有宋英宗这么一个养子,宋英宗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群臣上谏立储最多的时间有两个时间段:一个是至和三年(1056年)正月之后,当时宋仁宗大病一场;另一个是嘉祐三年(1058年)前后,宋仁宗当时以后宫董淑妃有身孕为由拒绝,但董淑妃于嘉祐四年(1059年)生下了一个女儿。

从蔡襄的为官经历来看,蔡襄于至和三年二月到嘉祐五年秋应该不在京城为官,而是在泉州任知州,蔡襄正好错过了这两次劝谏立储的最佳时间。蔡襄于嘉祐六年(1061年),被授为翰林学士、权理三司使,回到京城,宋英宗是在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被立为太子。显然在回京后到宋仁宗继位前的这段时间,蔡襄也并没有对宋英宗表示支持。

宋英宗为人比较注重感情,如果蔡襄确实支持宋英宗继位的话,宋英宗不可能会故意针对蔡襄。宋英宗曾对名臣文彦博说过:"朕被立为太子,都是你的功劳。"实际上嘉祐三年(1058年)前后到宋英宗被立为太子这段时间,文彦博根本就不在京城。而在至和三年(1056年)时,宋仁宗大病之后,身为宰相的文彦博和富弼就曾建议宋仁宗立储,后文彦博被外放出京。文彦博这个建言,宋英宗在8年之后还记得,当他向文彦博说起此事时,心中显然是充满感激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