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一代名臣,因老妈生病请了假,竟惹怒皇帝,将他贬职?(3)

2025-03-22 11:02  360kuai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宋英宗对蔡襄充满恨意,总想找理由撤掉蔡襄,甚至治蔡襄的罪。只是蔡襄为官清廉,也没什么把柄落在宋英宗手中。治平二年(1065年),蔡襄感受到宋英宗对他的不满,自求外放,被贬出京城,改任杭州知州。

据相关史料记载,宋英宗对蔡襄如此耿耿于怀是因为此前曾听到有谣言:宋英宗继位之前,蔡襄对宋英宗被立为太子有异议。也就是说,蔡襄不支持宋仁宗将宋英宗册封为太子,如今宋英宗继位,难免会对蔡襄不满。不过,韩琦、欧阳修、曾公亮三大宰相都出面针对此谣言对宋英宗做了解释,说没有任何文字资料等证据说明蔡襄对宋英宗继位的异议,希望宋英宗不要相信谣言。宋英宗当时就说:"如果我相信谣言,蔡襄哪还有命在?"宋英宗嘴上说自己不相信谣言,实际上他是相信谣言的。

欧阳修《文忠集》卷一一九·奏事录:蔡侍郎襄,自给事中、三司使,除礼部侍郎、端明殿学士、知杭州。初,上入为皇子,中外相庆,知大计已定矣。既而稍稍传云有异议者,指蔡公为一人。及上即位,始亲政,每语及三司事,便有忿然不乐之色。蔡公终以此疑惧,请出。既有除命,韩、曾二公因为上言:"蔡襄事出于流言,难以必信。前世人主以疑似之嫌害及忠良者,可以为鉴也。"臣修亦启曰:"或闻蔡襄文字尚在禁中,陛下曾亲见之乎?"上曰:"文字即不曾见,无则不可知其必无。"臣修奏曰:"若无文字,则事未可知。就使陛下曾见文字,犹须更辨真伪。往时夏竦欲陷富弼,乃先令婢子学石介书字,岁余学成,乃伪作介与弼书,谋废立事。书未及上,为言者廉知而发之。赖仁宗圣明,弼得免祸。至如臣,自丁母忧服阕,初还朝时,有嫉臣者乃伪撰臣一札子,言乞沙汰内官,欲以激怒群阉。是时家家有本,中外喧传。亦赖仁宗保全,得至今日。由是而言,陛下曾见文字,犹须更辨真伪,何况止是传闻疑似之言,何可为信?"上曰:"官家若信传闻,蔡襄岂有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