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生在乱世的明君(3)

2025-01-18 12:22  360kuai

然而,东林党人往往不畏强权,他们多数都是一些中下级官员和知识分子,企图以儒家正统思想来挽救明朝,坚持为民请命,大胆弹劾朝中权贵,甚至敢于冒犯"龙颜"。所以,东林党人和其他一些权高位重的党派之间便出现了很深的矛盾,这斗争越来越激烈,夹在其中的崇祯帝最为苦恼,眼看着一大群臣子分庭对抗,却难寻能用之人。而且,文官集团的势力太强大,皇帝的权力就受到了很大限制,作什么决断都要召开讨论会,各党派之间往往意见不一,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镇压农民军以及抵抗后金外,很多心力都用于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

除了阉党之乱和朋党之争外,崇祯皇帝还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战争。明万历四十四(1616)年,明朝北方的满族人势力逐渐壮大,他们的首领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了后金政权,企图与明朝分庭抗礼,后来公然举旗反明。

面对这一来自北方的强敌,朝臣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崇祯帝启用了主战派将领袁崇焕。此人虽然是文官出身,但却很熟悉兵法,而且有胆识,曾经让后金军队闻风丧胆。

天启六年(1626)正月十四日,后金兵渡辽河,二十三日,努尔哈赤御驾亲征率军攻打宁远。当时的努尔哈赤号称"自二十五岁起兵以来,征讨诸处,战无不捷,攻无不克",但到了镇守宁远的袁崇焕面前,这一神话被打破了。

崇祯元年(1628)四月,崇祯帝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七月,崇祯帝召见了袁崇焕,面对这位年轻气盛的新君,袁崇焕慷慨陈词,计划以五年时间恢复辽东,并疏陈方略。这一番豪言壮语让崇祯帝信心大振,同时,袁崇焕由于之前的教训,出征之前就提出了自己的隐忧,怕再被权臣掣肘。崇祯帝为了打消袁崇焕的担忧,不惜赐给他尚方宝剑,由此可见他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