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1]?),即明思宗(1627年-1644年在位),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
在封建君主专制时期,明君贤臣是最理想也最难得一见的局面,崇祯帝就遇到了一帮令他无奈的臣子。在他费尽心力铲除了气焰嚣张的阉党之后,那帮臣子不思中兴,反而为了门户之争互相倾轧。无奈之下,一心想要中兴明朝的崇祯帝只有事必躬亲。可偌大一个国家,又遇上多事之秋,外有后金连连攻逼,内有农民起义愈燃愈炽,崇祯注定无法挽回狂澜,只有含恨自缢。
明朝中后期的阉党之祸非常严重,到了明熹宗的时候,宦官魏忠贤权势遮天,一手操控朝廷,形成了明代最大的阉党集团。他们排斥异己,广取贿赂,权擅天下,威福任情。当时朝廷中反对阉党的着名东林党人高攀龙、杨涟、周顺昌、魏大中、顾大章等均被魏忠贤及其党羽迫害致死。
1672年8月,明熹宗病故,因为没有留下子嗣,熹宗的弟弟朱由检便受命即位,次年改年号"崇祯",是为明思宗,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崇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