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主题曲家喻户晓,几乎人人都会背,但作者是谁却少有人知(2)

2023-07-14 14:59  360kuai

杨慎祖籍四川新都,其家族是蜀中极其有名的书香门第。其祖父杨春、大叔杨廷仪是成化年间的进士,二叔杨廷平、三叔杨廷宣,是成化年间的举人,四叔杨廷历是荫补国子监生,五叔杨廷中式县学弟子。他的父亲杨更是了不得,虽然在杨慎出生时还仅是个七品的翰林院检讨,但日后却成为了正德、嘉靖这两朝的首辅。家学渊源,给杨慎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读书环境。不过,若论对杨慎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母亲,眉州籍云南提学副使黄明善之女。

我们知道,眉州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的老家,自古以来便文风浓郁。黄氏出身名门,文学素养自然很好。希望子女学业有成、光耀门楣,这是自古至今为人父母通有的想法。因此,黄氏对杨慎的教育十分用心。虽然她很早就病逝了,却给杨慎打下了受益终生的文学根底。据记载,杨慎曾仿作过《古战场文》和《过秦论》。其叔父读罢前篇,赞不绝口,称其为"神童"。其祖父杨春读罢后篇,则大呼"此儿丰骨不凡,吾家之贾谊也!"但和21岁就成为了汉文帝专聘的博士贾谊比起来,杨慎在他这个年纪,仕途就有些坎坷了。如1508年,20岁的杨慎赴京参加会试,其文章本已名列榜首,但因为考官的疏忽,这份试卷竟被烛火烧成了残卷,乃使稳操胜券的杨慎名落孙山。好在杨慎意志顽强,他控制了自己的烦躁情绪,决定从头再来。

苦心人天不负,正德六年,即1511年,勤学三年的杨慎一举夺魁,被皇帝钦点为头名状元。其殿试所写的策论《创业以武,守成以文》引经据典,从三皇五帝一直写到唐宋君王,给朝廷治国提供了一份可行的谋划。朝中德高望重的大臣李东阳、刘忠、杨一清等人读罢,均对这篇气势磅礴的雄文赞叹不绝。称之曰,"海涵地负,大放厥词,共庆朝廷得人"。

传说,皇帝御点杨慎当状元,一些考生听了不服,要求和他比赛。于是,皇帝遂令杨慎立于午门和天下人论战。结果,来挑战的人,包络和其父杨廷和的政敌、正德帝的贴身权臣江彬,都被才思敏捷的杨慎一一驳倒。于是,杨慎遂按惯例受封为官居六品的翰林院编修,自此进入仕途。然而,杨慎的运气不好,他遇到了明朝史上有名的昏君。血气方刚的杨慎看不惯,接连劝奏正德帝不要沉溺游乐而置天下于不顾。结果,奏章被呈送入宫后却如石沉大海,并未有丝毫回应。一气之下,杨慎遂以养病为由,撂了挑子,辞官回了四川老家。这一待,就是整整五年,直到正德帝猝死豹房。但杨慎不知道,他接下来效力的新君嘉靖帝更加难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