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印网友宣布印度赢了,这没什么不好

2025-05-12 14:3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关心】

2025年5月印巴冲突后,印度社交媒体与官方舆论场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胜利狂欢"。随着战场上的真实损失被技术性淡化,印度社会对"胜利叙事"的全盘接纳,意外地为南亚局势的降温提供了一条现实路径。这种通常被人诟病的"精神胜利法",恰是印度平衡内外矛盾的一剂"甜"口良药。

印度的"胜利叙事"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心理刚需。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且贫富悬殊的国家,印度社会长期依赖"大国想象"维系内部凝聚力。从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为死亡士兵修建"纪念碑",到2019年将印巴冲突中被俘飞行员塑造成"国家英雄",这种将挫折转化为精神胜利的传统,已成为缓解社会焦虑的机制。

印度空军元帅 AK Bharti 表示,"我们确实击落了几架飞机,数量,我们不愿意在此猜测。"视频截图

此次冲突中,印度民间纷纷发帖"胜利属于印度军队"、发动"网络辟谣"等行为,实质上是公众在参与构建集体心理防线。只要战场上的铁血叙事转化为社交媒体的数字狂欢,社会情绪的破坏性能量便被导入了无害化的虚拟空间。

对巴基斯坦声称击落三架"阵风"战机,印度外交秘书维克拉姆·米斯里(唐勇胜)在新闻发布会上先以"时机成熟自会公布"回避具体细节,再把话题绕到指责巴基斯坦,可谓上演了"顾左右而言他"。其实这种"太极式"回答在外交场合本是常见的。印度国防部将停火包装为"战略克制",把未能扩大战果解释为"有效回应",这种话语策略为其外交保留了关键转圜余地。宣布胜利后,印度既无需承担"战败妥协"的国内政治风险,又能以"胜利者姿态"体面撤出冲突,这为后续与巴基斯坦的谈判埋下了伏笔。过度强硬的民意本可能绑架政府决策,但"胜利叙事"恰恰消解了这种压力,使新德里得以在"战意沸腾"的民意表象下,实施务实的危机管控。

对于中国等地区利益攸关方而言,印度的"精神胜利法"客观上扮演了局势稳定器的角色。金砖峰会召开在即,若印巴冲突持续升级,不仅会冲击地区安全架构,更可能使多边合作平台陷入地缘博弈的泥潭。印度通过"宣布胜利-主动停火"的路径实现冲突降级,恰好走在中方倡导的和平解决争端原则轨道上。心照不宣的"双赢叙事",既避免了各方陷入必须选边站队的外交困局,也为未来多边协调保留了合作弹性。当代国际冲突的解决越来越依赖"认知管理"的艺术。印度能够同时安抚国内鹰派、满足外交需求、顺应地区期待的"精神胜利法",我们大可以豁达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