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更值得去关注的是:究竟是什么在推动着美国的国家科技制度建设不断向前?美国对国家的安全、经济利益、人民福利的追求,对国际高声望的渴望,科学界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强烈动机,以及民众对科技发展的高支持度,都是推动美国科学发展和国家科技制度建设的不竭动力。而投入多少研发经费、获得多少诺贝尔奖、发表多少论文、取得多少专利,很大程度上也都是这种国家制度建设产生的结果。
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国家制度建设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联邦研究与开发实验室制度。大约700个左右的联邦实验室体现了美国科技国家队的实力。其实这也是美国科技国家制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出于行文的方便,对此我们将在美国国家科技能力建设中另行考察。
有其长也必有其短。美国的科技国家制度也是如此。仅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样两个弊病是其内在的,难以避免的:
一是对国家利益界定的狭隘性。出于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美国在对国家利益的界定时只注重威胁,不注重共同利益与合作,因此美国总是过于强调威胁的严重性,把大量的研发资源都投入到国防研发上,其比重远远高于用于经济和民生的部分,反映了美国科技制度的本质。
2013年度美国联邦政府科研经费按部门分布情况:
二是其政治制度决定了科技制度执行的不稳定性,和对科技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两党政治中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果说美国对威胁界定的夸大贯穿于冷战、后冷战时期,是两党共有毛病的话,那么相较于民主党,共和党执政往往更容易出现在科技制度或科技政策上的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