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29期:“世界民主峰会”喜剧还是闹剧?-张维为、范勇鹏(11)

2022-01-16 09:00  观察者网

1796年9月19日,华盛顿告别演讲文稿。来源:维基百科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建国之后,他们的制度权威比较弱,华盛顿总统卸任时的告别演说,就明确地警告美国人,出现党争是非常可怕的,美国千万不要出现两党,结果尸骨未寒,言犹在耳,美国的两党就冒出来了。所以美国两党不是一个制度的优势,而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第二,政党要能达到利益的妥协,大家能够共存,或者是外部没有巨大的危机,一旦发生了变化、外部危机、内部利益斗争白热化,那么两党是玩不下去的。

第三,现代选举的变化,随着社交媒体和新互联技术的介入,实际上,政党制度选举在技术上是越来越不可能了,那就意味着两党在技术上已经走到命运的尽头。

而中国政党制度和刚才讲的政党制度本质上是不一样的,西方都是在国会斗争或者选举里产生了部分利益的代表者来博弈。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我们的宪法、政权、秩序是由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的,这和议会制下或宪法之下的政党政治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所以中国就不会发生美国的政治极化、党争的恶性现象。

主持人:人类自古以来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可能原始的时代,来自自然的挑战就已经足够让大家面临生存的危机。慢慢到近现代,不要以为挑战没有了,可能很多新鲜的状态都是一种挑战,在这种挑战面前,玩两党政治的都是非左即右的、非此即彼的,不靠谱。

观众三】三位老师好,我叫毛睿,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过去和今天,西方民主它是如何去解决这个贫富差距大的这样一个问题?以及民主和国家治理之间,它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是不是越民主国家就治理得越好?那反过来这个国家治理得好,我们就能说它是一个民主国家吗?

张维为:这个问题里面涉及好几个方面,是不是越民主国家就治理得越好?现在看来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的,而西方模式不是。那西方制度能不能解决贫富差距?我曾经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有个思想者论坛的对话,他说美国历史上也有过改革,比如罗斯福新政时期有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工程,确保很多人都能够就业,另外对高收入人群收高税。

而税收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二战,罗斯福用战争的借口收了很多税,这或多或少有它成功的一面,后来我和斯蒂格利茨说,罗斯福新政时期跟现在最大的不同,就是当时美国的中产阶层在扩大,也就是逐步变成橄榄型社会,这背后除了改革之外,还有美国从世界各地赢得的超额利润,包括打仗发的战争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