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私生活就如同其住所乾清宫一般,乾清两字意味着天空湛蓝清澈,预示着皇帝的私生活必须一丝不苟,如天空一般清澈。固定的节奏,看似人多实则毫无人气的后宫。时间的流逝通过每天各地及中央官员上呈的奏疏来表达,所有的个人行为都有着教条式的规范。这种清冷的气氛直到张居正去世之后才有所缓解。
虽然万历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是他依然有着青春期年轻人的冲动。这种冲动,却又因为他的皇帝身份而遭到压制。这是年少的万历第一次发现,皇帝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可以为所欲为。除非,他铁了心要当昏君。
在张居正的财政工作中,皇帝必须以身作则,过着节俭的生活。这一节俭生活的范围涵盖了整个紫禁城。当张先生去世后,万历发现张先生背地里过着堪称奢华的生活后,压抑多年的空虚喷薄而出,继而演变成为对老师的私人怨恨。
既然皇帝的私生活必须节俭,因此用以满足皇室奢侈生活的采购自然也应该削减。许多被张居正认为不重要以及不需要的政府行为也遭到了限制。而由政府辅助在国家各级学校中学习的学生的人数也同样遭到削减。以前不被重视的诸如犯人家属缴纳的用于减刑的款项、各种名目繁多的罚款被空前的重视起来,所有非税收之外的费用收入全部要登记入账。各地亏欠中央政府的税款在考成法的重压之下也得以补齐。
这种财政紧缩还影响到了军费支出,因为与蒙古人的议和,帝国北方边境的国防得到了缓解,不需要再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以应付原本可能随时到来的战争。因此,军队的裁员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所有这些财政方面的节省,并没有使中央政府减轻帝国的税收。通过削减开支节省下来的财政支出自然成为财政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