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

2022-08-14 13:59     360kuai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始终是20世纪研究王安石变法最受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看法最为纷纭的问题。三四十年代一般多把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阶级利益的冲突和缺乏广泛的阶级基础。五六十年代则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把王安石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变法派缺乏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二是大地主集团反动势力的强大。八十年代以后讨论变法失败的原因大都转向从变法措施自身存在的弊端、变法过程中出现的蜕变以及王安石的个人品质去寻找。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我自己有这么几点看法:一个是学派纷争与一道德,从掀起这场变法运动的主体,士大夫们所怀抱的理想与社会政治现实的矛盾去考察,会发现一些新的解释。从宋仁宗后期到宋神宗即位之初,要求变革是当时士大夫们共同的呼声,譬如朱熹就认为熙宁变法"只当时非独荆公要如此,诸贤都有变更意。""盖那时也是合变时节。"陈亮亦说"方庆历、嘉祐,世之名士常患法之不变也。"

王安石变法是一个历史的趋势,是一个时代的特征。在这个合变的时节,宋神宗又选择了当时众望所归的王安石,变法理应是高奏凯歌,然而事实却在如何变上发生了重大分歧。这些分歧主要源自士大夫们对儒家学说的不同解释和对时局的不同认识。是遵奉儒家"义主利从"的经济信条,还是坚持"理天下之财"?因而出台的方案就遇到了议论纷纭,众口难调的矛盾。代表新经学的王安石在解决国家财政问题上主张开源,而代表新史学的司马光则主张节流,代表新文学的苏轼也是欲展宏图。正如朱熹所说"凡荆公所变更者,初时东坡亦欲为之"。议论纷纭,众口难调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难的是各自都坚持自己的学说和信仰。以至固执、执拗到不可调和,由思想交锋逐渐演变成残酷的政治斗争。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