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此时,秦军很快面临了第二个突发情况,项燕大军一直尾随其后,项燕大军突然发难时,秦军有些猝不及防,高效的战争机器一时之间没来得及运转就被冲散。
而在这次决战中,楚军却发挥了自主性强的优势,各自为战的追击溃散的秦军,对秦军造成了巨大的杀伤。
而老将王翦则充分利用秦军组织性强,服从性强的特点,与楚军长期对峙,待楚军内部矛盾出现,再启动秦军这具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一举击败楚军。
理解了秦楚两军各自的特点后,我们再来看看项羽的那场堪称神来之笔的巨鹿之战。
巨鹿翻盘
巨鹿之战前,秦军一度出现了翻盘的预兆,章邯将骊山20万刑徒编入秦军,组成骊山军团(骊山军团应该不止由囚徒组成,秦军精锐关中军团应该也在军中,并担任军官和突击队,这个之前的文章也有详细说明,详见囚徒组成的骊山军团为何那么强?岭南军团若回援,救得了大秦吗? )的正确战略得以实施后,秦军连战连捷,剿灭了第一个举起反秦大旗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张楚政权,又在定陶之战中,联合王离的长城军团杀死项梁。
《秦时明月》中的王离
其实,秦军战斗力恢复也很容易理解,无非就是赵高和秦二世暂时不胡作非为,秦帝国的战争机器开始高效运转起来了。
巨鹿之战发生前,秦军已经对楚国境内的反秦武装进行了多轮打击,而在杀死项梁后,秦军认为楚国境内的反秦武装已经不是最大威胁,于是转而攻击原赵国的反秦武装,在大败赵军后,将赵王歇围困于巨鹿。
单靠原赵国势力绝无可能挡住章邯王离共计近40万秦军,于是,赵王歇向各诸侯求援,经过一次灭国的经历,各路诸侯基本达成了内部矛盾内部解决,先联合起来灭秦的共识,但见识过秦军厉害的诸侯军都畏惧秦军,所以大部分诸侯虽然赶到巨鹿附近,但是不敢前去救援赵王歇。
原本被楚怀王指定为上将军的宋义也是作壁上观,他打算等秦赵两国两败俱伤后再前往战场捡便宜。
但是作为项燕之孙的项羽清楚的知道,这个便宜绝没有那么容易捡。
当时巨鹿城外的局势已经与王翦灭楚时有些相似了,秦军稳扎稳打,诸侯军各怀鬼胎,如果让秦军站稳脚跟发动反击,诸侯军很可能一战而溃,所以项羽知道,他不能等,即使敌强我弱,他也必须试试。
于是,项羽杀死宋义,火速赶到巨鹿附近。
秦军的思路还是稳扎稳打,因为这能够发挥秦军的优势,王离的长城军团围困巨鹿城,章邯的骊山军团在外围修建甬道为王离的长城军团运送粮食。
项羽迅速出击,先命令英布破坏秦军甬道,秦军是一具精密的战争机器,好处是各部之人各司其职,效率极高,坏处是只要这具机器的一部被破坏,整部战争机器的运转都会受到影响,甬道被破坏后,王离的长城军团开始缺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