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之战背后的逻辑,王翦何以大胜项燕?王离何以惨败于项羽?(2)

2023-02-27 14:39     360kuai

这次秦王嬴政没再犹豫,几乎将全国之兵都给了王翦。

王翦率领60万大军攻楚,而与之对战的项燕手上也有近40万大军,这场双方参战人数合计近百万的大决战理应打的轰轰烈烈,但事实正好相反,这场决战的过程可谓十分无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老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来到楚国边境后,结坚营驻扎,楚军日日挑战,秦军避而不战。

从兵法上讲,此时楚军刚刚挫败过秦军,士气正盛,王翦此时避而不战是避其锋芒,等楚军士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出战。

但王翦避其锋芒的时间时间有点过长,秦军结营驻守,坚决不出战,士兵们吃饭洗澡睡觉嬉戏,王翦还经常与士兵们同食,安抚士兵,就是不出战,这种情况持续了近一年。

楚军人数本就少于秦军,因此不敢贸然进攻,对峙1年后,楚军向东调动,王翦趁机命秦军出击,一举击败项燕,大破楚军。

面对楚军王翦采取的是稳扎稳打的战术,结坚营,先避而不战,待楚军露出破绽再一举歼之,王翦沉稳老道冷静果决,不愧为一代名将。

曹操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句话形容王翦再合适不过了。

王翦为何选择与楚军长期对峙,关于这个问题,大家普遍认为,王翦是要依托秦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在长期对峙中拖垮项燕,拖垮楚国。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战争确实是综合实力的比拼,秦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与粮食生产能力,这给了王翦选择长期对峙的实力和底气。

但是,王翦认为长期对峙,一定是楚国先受不了,而楚国先受不了的原因并不一定是楚国经济承受不了这种长期对峙。

楚地千里,带甲百万,秦国国力强盛,楚国也不是草包,楚国经济在七国之中一直比较发达,楚国承受不了长期对峙恐怕并非单纯的经济原因那么简单,政治原因应该占更大的部分。

楚地千里

楚国的国土面积是七国之中最大的,如此之大的疆域并非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楚国长期领土扩张的结果。

楚国自建国后就在不断的蚕食和吞并周围的其他诸侯国,楚国建国八百年,共兼并了40多个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中兼并诸侯国最多的国家,但是楚国兼并他国领土不单单依靠战争,更多的是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