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之战背后的逻辑,王翦何以大胜项燕?王离何以惨败于项羽?(4)

2023-02-27 14:39     360kuai

理解了秦楚两国各自的特点,也就理解了王翦采取长期对峙战略的原因。

王翦选择与楚军长期对峙,倒不是认定这种长期对峙一定会导致楚国经济崩溃,而是王翦深知楚国内部贵族林立,势力复杂,类似于一支联军,对峙时间一长,其内部矛盾就会显现,待楚军矛盾显现,秦军再奋力一击,必可大获全胜。

最后的结果也印证了王翦的猜测,向东转移的楚军遭遇秦军全力攻击后迅速溃败。

分和之别

上文对秦楚两国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简单说就是秦国高度集权,楚国相对分权,秦国是绝对的集体主义,而楚国仍有相当的个人主义成分。

有人可能要问到底是集权好,还是分权好,是集体主义好还是个人主义好,这个好坏要分不同情况来看。

集权的秦国,能够调动更强的国家力量,但是个人的自主性较差,好处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时,就国家整体而言,其效率较高,但坏处是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国家机器运转出现问题,个人和小型组织很难快速的自行其事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

楚国之中,大家庭与贵族仍有相当的自主权,坏处是彼此之间力量分散,不容易形成合力,好处是彼此之间自主性和创造性较强,有时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这两种不同的制度和文化下形成的军队也不一样,其实不止王翦,大部分秦军打仗都讲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秦军打仗时很少出现那种神来之笔,只是稳定的推进,一步步取得战争的胜利。

用今天的眼光看,秦军打仗有点像工业化,流水线。

而楚军则不同,楚军打的胜仗看起来都比较漂亮,而且常常与指挥官战场上的神来之笔息息相关。

基于这样的认识,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李信与王翦率军攻楚为何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秦军的特点是稳扎稳打,优点是高效而稳定,像一部高效运转的机器,但生产线的一个环节被打断都会影响整条生产线,所以秦军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较弱,一旦遇上突发情况,原本的战争节奏被打断,秦军会陷入一种不知所措。

李信与项燕的交手就是如此,李信的所率领的秦军开始进展顺利,稳步推进,但是在遇上突发情况(昌平君在郢地反叛)后第一次陷入混乱,好在作为统帅的李信及时作出了调整,返回郢地平叛,稳住阵脚的秦军很快又能够稳定的发挥出其战斗力,秦军很快重新拿回了郢。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