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四日,在元军已占领独松关、平江、澉浦的危急情况下,谢太后又命宗正少卿陆秀夫等再次去元军军营中乞和。陆秀夫等到平江求见伯颜,表示愿尊元世祖忽必烈为伯父,世代行子侄之礼;并承诺年交岁银、帛各25万两匹。此时的南宋君臣已智竭计穷,旦夕惶惶。他们天真地认为,或许伯颜能被这一次一次的哀求所打动,进而能保存赵宋王朝的一小片天地。
岂料伯颜软硬不吃,元军所需要的不是一个"侄皇帝",而是整个大宋江山。在如此强硬的既定国策面前,南宋君臣的哀求又有什么意义呢!
3、临安的陷落与求和投降
宋廷以巨额财物作交易的梦想破灭后,太皇太后召集群臣会议,还是想不出摆脱困境的办法。而此时元军三路主力已完全控制了整个临安。1276年正月十六日,东路军在董文炳率领下推进至长安镇与伯颜会师,次日,西路军在阿刺罕率领下会师于皋亭山(今杭州东北郊)。
在大军压城的态势面前,临安城内的宋廷君臣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片混乱。张世杰、文天祥等大臣请三宫(太皇太后、皇太后、少帝)转移海上避难,由他们本人领兵背城一战,或有求存之机,这一建议遭到拒绝。丞相陈宜中哭着向太皇太后乞请移宫出逃,宋帝及太皇太后感到海道和富春江已被元军堵截,整个宫廷人员大规模南逃已不可能,因而也没有同意。在和、战、守、走等均无可能的情况下。最后只剩下了投降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