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朝臣所抛弃的谢太后,忍无可忍,愤而起草一份诏书,张贴于朝堂。
诏书说:"我大宋建国三百余年,对士大夫向来优礼有加,眼下我与新君多难,大小朝臣无一人一语号召救国。内有官僚叛离,外有郡守、县令弃印丢城,耳目之司不能为我纠击,二三执政又不能倡率群工,反倒内外合谋,接踵逃循。平日所读圣贤之书,所许谓何于此时作此举措,生何面目对人,死何以见先帝!"愤怒斥责犹不解恨,又在诏书后面附列诸多赏罚措施。
诏书颁下,似乎并没有给苟且的士大夫们增添多少勇气。谢太后失望之余,不得不于十二月初五日挑选将作监柳岳等带着宋主和太皇太后的书前往无锡求见元军主帅伯颜。在伯颜面前,柳岳声泪俱下:"太皇太后年高,嗣君幼冲,且在衰绖中。自古礼不伐丧,望哀恕班师,敢不每年进奉修好。今日事至此者,皆奸臣贾似道失信误国耳。"
柳岳的哀求丝毫没有打动伯颜,相反,伯颜却以嘲弄的口吻正告这位倒霉的信使:"尔宋昔得天下于小儿之手,今亦失于小儿之手,盖天道也,不必多言。"柳岳无辞以对,只好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