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用户在网络上反映,通过"一证通查"查询名下电话卡数量时,发现有数张未曾办理过的分享通信电话卡,而在注销环节却需要提供身份证等敏感信息,且难以联系人工客服进行操作。
对此,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虎律师对蓝鲸TMT记者表示,如果分享通信是非法获得用户信息以及进行非法利用的话,至少是违法以及侵权行为;如果情节严重,有可能构成犯罪。
分享通信于2013年获得民营资本电信运营商牌照,2014年针对高端用户发布套餐,随后在2017年被爆出欠薪上亿、面临倒闭危机。与此同时,分享通信也因为诈骗、垃圾信息严重等问题而频频被工信部约谈。
作为虚拟运营商的分享通信,经过了多年发展,现状仍难言理想,合规之路可谓是走得崎岖不已。
分享通信被诉盗用个人信息私自办卡,入网审核存漏洞
9月14日,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服务上线。用户通过该服务,凭借居民身份证即可查询个人名下登记的电话卡数量。
自此,开始有不少用户在社交平台、投诉平台上发文称,发现名下有自己未曾办理过的分享通信电话卡,疑似遭到信息泄露及非法利用。
有用户表示,使用"一证通查"查询名下电话卡数量时,其查到有5张分享通信电话卡,但该用户在此之前从来没听过分享通信,也从未在分享通信办理过电话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