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后者比较容易。
四方还是一方?
在美国大力补贴,企图于本土重建完整芯片产业链的当下,其实并无余裕思考如何实现"四方分工"等一切空泛的合作倡议,其真实目的是确保其他三方的资源得以协助美国在本土建立完整生态,绝不乐见此生态出现在美国以外的经济体。原因很简单,芯片制造产业的利润并不高,没有达到一定的全球占比就活不下去,独立生态链的数量越少越好。
日、印、澳相信美国的花言巧语吗?
莫里森政府档次过低我不确定,但日本与印度基本不信,两国积极与台积电洽商在本地的建厂可能,也已做了最坏打算,谋划没有台积电的自主路径,并以中国大陆作为参考对象,急欲构建属于自己的完整生态链。
现在大众都已知晓,从研制的角度来看,芯片是急也没用的产业,至少在逻辑芯片的部分是如此,弯道超车的机会是发展化合物芯片,但台积电、三星在此领域也没闲着,因此也不容易。
在各方自有盘算的状态下,所有急就章似的合作倡议,都只是效能低下的蹉跎,最终就是止于倡议。
在四方强调供应链韧性的水面下,美国对半导体行业的高额补贴使日本大感威胁。根据今年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评估,以目前各国的投入来看,日本仅10%的芯片制造份额,将于2030年归零。
美国吸引芯片产业链到本土的作为,不是只有台韩受到影响,日本供应商,包含光刻胶厂商、生产机械制造商、功率半导体制造商等,也会遭到磁吸,逐渐面临产业空洞化危机。因此,日本急需台积电这样的产业链核心进驻,以避免日企外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