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除了上述两个作用之外,还一直是唐朝统治者能够信任的大后方。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唐玄宗就将西川地区选为自己的避难地,这足以说明蜀地与唐朝政府之间的亲密关系。一旦这个地区的节度使都选择割据自立,逃离唐朝政府的统治,就会在其他节度使那里造成极坏的影响,让中央政府的影响力进一步下降,这对于唐朝政府来说是致命的。
因此在讨论该如何处理刘闢的时候,宰相杜黄裳就提出如果想要重振朝纲,就必须要用武力对其进行震慑:
德宗自经忧患,务为姑息,不生除节帅,有物故者,先遣中使察军情所与则授之。中使或私受大将赂,归而誉之,即降旄钺,未尝有出朝廷之意者。陛下必欲振举纲纪,宜稍以法度裁制藩镇,则天下可得而理也。
与此同时李吉甫等人也力主出战,他们认刘闢乃文人出身,不具有军事才能,只要选用正确的将领一定可以取胜。在他们的建议下,唐宪宗决定派遣高崇文和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一同领兵进入四川,讨伐刘闢。
刘闢的覆灭与西川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