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央视报道了生鲜超市“钱大妈”加盟商亏损的内幕,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在大家的印象中,尤其是广东地区,钱大妈可以说是生鲜超市的金字招牌,每天顾客络绎不绝。
一到晚上,收银台前排起的长队,更是向外界彰显着它的生命力。
就是这样火爆的钱大妈,却爆出了亏损的新闻,实在是出乎人们预料。
作为生鲜超市的龙头品牌,钱大妈一路走来,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口碑一向不错。
在盒马、叮咚买菜等等生鲜超市杀得你死我活之时,钱大妈却能独善其身,成为“中老年人”的精神乐园,靠的就是一个字,鲜。
在中华美食的世界里,一年四季都有着其独特的食材代表,为了买到最新鲜的应季食材,消费者也会为之掏更多的钱:黄瓜要带刺,橘子要带叶,青椒不能发红,西红柿要刚好熟透……
而尝鲜这件事,在热爱煲汤的广东地区,更是大受追捧。
钱大妈的创始人,也是牢牢抓住了这一点,以“不卖隔夜肉”作为经营理念,吸引着广东的老饕们。
2012年4月,钱大妈在广东东莞开出了第一家猪肉专卖店铺;第二年,又把售卖的产品从猪肉扩充到了水产、蔬菜、水果等全品类,率先走入了社区生鲜模式,立志要做顾客“家门口的菜市场”。
为了维持“鲜”的招牌,钱大妈引入了标准的供应商体系,搭建了自己的供应链,和许多家现代化的农业企业达成了合作关系,确保了自家产品的来源。
当然,光是“鲜”是不够的,毕竟有菜市场和超市的双重夹击,想要脱颖而出,还得有好的促销方案。
钱大妈用阶梯式打折的方式,来实现“不卖隔夜肉”,从晚上7点开始打9折,每半小时就再降低一折,等到11点半的时候,没卖完的商品就免费赠送。
如此一来,钱也赚了,“不卖隔夜肉”的招牌也打出去了,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