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可以肯定一点,作为一代良史,陈寿不可能不知道袁绍过继给袁成和袁成亲生的这两种说法,那么陈寿不明确标明袁绍父亲是谁的做法,就代表着陈寿的一种态度。也就是说陈寿虽然承认袁绍和袁术是从兄弟的关系,但是并不承认袁绍的亲生父亲具体是谁。这给后世的读者留下了悬念,埋下了挖掘真相的伏笔,会对读者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我想,这大概就是陈寿的真实意图。陈寿的这种做法在《三国志》中并不鲜见,他经常性的会对自己判断不了,或者存在矛盾,或者不方便明说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言辞上的处理后,再保留下来。以此达到即严谨不失实,又提供挖掘分歧的线索,同时又能够表达自身观点的目的。比如我之前在本系列《公孙瓒篇》中关于"
会卓死,天子遣使者段训增虞邑,督六州
"记载的分析,也是陈寿这样的一种意图。原文标题是《曹操借刀杀人的故事,在那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段训坎坷幽州行》。大家有兴趣可以再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