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吴起与生俱来偏执与偏激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改革不可能以温和与循序渐进的形式进行,他也不可能接受屈宜臼的政治理念。吴起政令的顺利推进,必然免不了酷虐暴戾的手段做为依托。因此,在吴起改革中利益受到伤害大量的贵族及官僚阶层,无不视吴起为仇敌,对其恨入骨髓。高压而专制的政策下,楚国民怨沸腾,祸乱一触即发。
不幸的是,天不假年,楚悼王在吴起入楚第四年时(前381年),忽染重病,不久便不治故去了。正如屈宜臼所料,吴起失去了国君支持,压制不住朝局,楚国内乱陡起,大臣皆叛。叛军操弓执刃攻入朝堂,欲杀吴起。吴起见势,急中生智,返身逃入悼王殡宫。叛军追入殡宫,吴起遂伏于悼王尸身之上躲避。叛军杀得眼红,张弓乱箭直射吴起。吴起躲避不及,被射得如刺猬一般,当时毙命。但悼王尸体也受了池鱼之殃,有不少箭支射中了悼王尸身体,令尸身毁损。按楚国法令,毁损王尸是重罪,悼王之子熊臧继位后下令追究。参与反叛箭射悼王尸体的七十余家贵族全部被灭族。吴起也因引诱叛军射悼王尸身,被判将其尸体处以车裂之刑,死无全尸。
吴起虽然因自身的偏急性格,急于求成,推行改革的步子迈得太大,遭遇楚国贵族势力激烈反反噬,导致了改革失败,自已也惨遭杀害,死无全尸。但他的改革理念却被商鞅等吸收并发扬光大,并在秦国取得了成功。秦国也因之国势急进,历经数代终于一统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从这一角度来讲,吴起也算壮志得酬,可以瞑目于九泉之下了。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