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新规下的灰产魅影:4元租账号20元绕过人脸识别

2021-09-02 09:46  凤凰网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文/付归琢絮

1、未成年人玩游戏再被严控。新规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这也就意味着,未成年人每周的游戏时间将降至3小时。此次新政可以说是2019年颁布的政策的“加强版”,主要区别在于新政从规则上要求了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

2、尽管监管上做了进一步的约束,但凤凰网《风暴眼》调查发现,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仍在存在大量帐号租用的商家,并且在明知监管的新要求下仍然进行售卖。尽管政策不断加码,但游戏市场中的灰色空间仍未清肃。

3、我国游戏市场规模已连续6年稳步扩大,2020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2786.87亿元,用户规模则为6.65亿人。目前,24岁-35岁用户群体占比58.5%,是中国移动游戏主要受众群体,24岁以下用户占比为18.6%。

新学期开学前夕,游戏行业迎来“史上最严”监管——“未成年人每周的游戏时间,降至3小时”。

消息一出,市场反应强烈,不少游戏公司股价应声下跌。

从“第九艺术”走向“精神鸦片”,游戏产业的发展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其中,游戏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也往往是讨论中绕不开的话题。

从2019年《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到2020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再到如今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下称《通知》),监管层对于“未成年人玩游戏”的约束一直在升级。

随着重拳的又一次落下,未成年真的能从游戏沉迷的泥淖中抽身吗?不断改制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是否还留有让未成年人钻空子的漏洞?

凤凰网《风暴眼》调查发现,游戏产业近年快速发展,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了未成年人上网的高频行为,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此外,租号、诈骗、私服……游戏中滋生的大量黑色产业,令未成年人甚至其家长最终成为了不法分子牟利的“工具”。

1、新政有何变化?王者荣耀三方面升级防沉迷措施

《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此外,将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新政与2019年相比有哪些区别?

对此,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新政要求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建成运行后,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该系统,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和登录,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