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德国大选——三人一台戏,结果难预料(4)

2021-08-12 08:30     观察者网

根据目前的民调,他被认为比拉舍特和贝尔波克更适合当总理。可惜,德国总理不是直选产生的,而是要看所属政党的得票率。朔尔茨虽然“无懈可击”“众望所归”,无奈社民党的选情尚未走出低迷。

不过,由于拉舍特和贝尔波克个人的连续失误,社民党与绿党之间的距离已经缩短拉近,仅差一两个百分点。所以,原本无望的朔尔茨和社民党最终未必会出局,甚至还有逆转的可能。

看点二:各政党的民意支持率 “平均化”

迄今为止,德国联邦议会的政党结构经历过四个发展阶段:

在1953年至1983年的30年间,联邦议会主要有三党(联盟党、社民党和自民党)组成;1983年绿党首次进入联邦议会,“三党格局”随之成为历史;1998年后,原东德执政的“统一社会党”(SED)在两德统一后经过更名(“民主社会主义党”)和重组,成功跨越5%门槛,打破了之前的“四党格局”;2015年夏“难民潮”之后,极右的民粹政党“选项党”首次进入联邦议会(2017),不仅开启“六党议会”阶段,还一举成为议会第三大党。

每次议会政党组合的变化均与当时的社会发展背景有关。譬如,绿党的诞生源自上世纪60/70/80年代大规模的“和平”、“生态”和“女性解放”运动;左翼党进入联邦议会则与德国统一这一历史事件有关;选项党的“拔地而起”则离不开默克尔颇具争议的“难民政策”。

理论上说,议会中的各党为民众及国家利益计,在竞争的同时,也应该彼此合作,包括联合执政。毕竟,参选的政党都受到宪法的认可,或最起码未被宪法禁止和取缔。但是,无论是绿党、左翼党还是选项党,它们作为新党入席后无不遭到议会中老党“在民主框架或名义之下的非民主式”排挤。

绿党长期被视为议会中“反传统和反规则”的“极端异类”,被保守阵营排斥在联合执政的可能性之外,直到上届大选才出现松动;同样,左翼党因“政治成分不好”(东德共产党继承者),选项党因其“反欧疑欧”和“排外”的立场,至今都遭到其他主要政党程度不同的排斥和拒绝。

以往这种“政治挑剔”之所以还能成气候,是因为联盟党和社民党在左右阵营中的老大地位非常突出(从民意支持率上看)。它们只需要在自民党和绿党这两个议会小党中挑选一个相对“志同道合”的,便能形成议会多数,完成组阁。如,1998-2005年施罗德的“红绿”内阁,2009-2013年联盟党与自民党组成的“黑黄”内阁。

但是,随着大党支持率收缩和议会六党格局的形成,这种可能性大大减少了。为了保证施政稳定,默克尔的四届内阁中有三届选择了第一和第二大政党之间的合作,即所谓的“大联合政府”(GroKo)

如今,德国的政情再次发生变化:社民党在左营中的“老大”地位很有可能会被绿党超越,“选择”和“被选择”的地位或许发生逆转。保守阵营的“老大”联盟党虽然还保持第一大党的地位,但离传统的“35%+”支持率还相距甚远。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