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羁麼蒙古,实利用《三国志》一书。当世祖之未入关也,先征服内蒙古诸部,因与蒙古诸汗约为兄弟。引《三国志》桃园结义事为例,满洲自认为刘备,而以蒙古为关羽。其后入帝中夏,恐蒙古之携贰也,于是累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以示尊重蒙古之意。
是以蒙人于信刺嘛外,所最尊奉者,厥惟关羽。二百余年,备北藩而为不侵不叛之臣者,堵在于此。其意亦如关羽之于刘备,服事惟谨也。
这段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清军人关前先征服了内蒙古各部,为了笼络剽悍善战的蒙古人,清朝统治者仿照《三国演义》里的"桃园三结义",与蒙古各部的汗结拜为兄弟,称满族是刘备,蒙古族是关羽。
后来满清入主中原后,为了巩固这种兄弟之盟,清政府不断加封关羽,最后竟给他加了长达二十六个字的封号,想用这种办法巩固满、蒙的联盟,鼓励蒙古人以关羽为榜样,像关羽效忠刘备那样效忠大清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