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捻之乱”后,内外交困,清朝是如何硬撑半个世纪?

2024-03-04 16:22     360kuai

秦、两汉、晋、隋、唐、元、明、清,这些大一统封建王朝之更迭有一定的历史规律,即是均熬不过300年,这是帝国之宿命。小农经济条件下,土地兼并呈现出周期性规律,农民运动也呈现周期性爆发。一旦出现大规模农民起义,以农业为立国基础的封建王朝必然会走下破路,且短时间内会灭亡,一般不超过30年时间;黄巾起义、黄巢起义、红巾起义、李自成起义,等等,均在30年内埋葬了封建帝国。然而,清朝则不一样,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发捻之乱"被平定后,清朝居然还能够硬撑半个世纪之久。这在危机四伏、内外交困之社会大背景下,算是个奇迹。那么,"发捻之乱"后,内外交困,清朝是如何硬撑半个世纪之久?

01.汉族地主势力崛起,给末路王朝注入新鲜血液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军横扫八旗、绿营,迅速席卷三江两湖,大清东南半壁江山已失。同时,张乐行、龚德树、任化邦等在两淮地区发动"捻党"起义,"捻军"纵横中原,攻略京畿腹地,清朝震撼。太平军、捻军同一时刻发动起义,一南一北,给清朝造成巨大战略压力。八旗、绿营战斗力低下,满蒙贵族遍地"草包",元朝覆辙之路,清朝看似无法避免了。然而,奇迹出现了,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地主强势崛起,给王朝注入新鲜血液,延续了大清寿命。这些汉族地主,对内平定"发捻之乱",对外则与列强周旋,避免与欧美直接冲突,使得大清内忧外患之局面有所缓解。就拿李鸿章来说,列强说他是"东方俾斯麦",是大清王朝之柱石,大清续命50年,李合肥之功劳也。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