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捻之乱”后,内外交困,清朝是如何硬撑半个世纪?(4)

2024-03-04 16:22     360kuai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清朝危机重重,陷入灭亡边缘。在此背景下,慈禧等顽固派不得不继续加大改革之力度和速度,不但之前在"戊戌政变"中被废除之条款得到恢复落实,还推行许多新措施,包括颁布宪法,实行宪政,即所谓的"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新政"与"立宪"之影响,超过清朝统治者之预想,两项措施为大清续命之同时,又加快了王朝之灭亡。清朝能够主动改革,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全方位搞现代化,给汉族官僚、知识分子、革命群众等看到了中国之希望所在,社会阶级矛盾、内部派系矛盾暂时得以缓和,清朝躲过了一次又一次革命党起义。当然,清朝改革缺乏诚意,决心不强,尤其是"皇族内阁"组建,让大伙失望透顶,导致内部分裂,加快了王朝灭亡之速度。

04.矛盾重重,时常较劲的欧美列强,王朝夹缝中生存

相对于其他大一统帝国而言,清朝面临内忧外患之局面最为严重,尤其是西方列强入侵,让中华遭遇了"千年未有之变局"。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碰撞,这对大清是一场灾难,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惨败,使得大清成为列强砧板上之肥肉,是一只待宰之羔羊。尤其是甲午和庚子两次战败,让大清几乎丧失了反抗之能力。但是,西方列强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彼此之间为争夺殖民地而矛盾重重,这在中国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日俄矛盾、日美矛盾、英俄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等交织在一起,彼此之间矛盾重重,相互斗争,又相互勾结。如此,大清得以在列强矛盾之夹缝中生存下来。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