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缩衣节食的高祖到亭台楼阁的武帝,西汉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

2022-10-14 12:59  360kuai

公元前200年,刚从北方白登之围死里逃生的刘邦,路过曲逆,眼前景象和事实让他明白"汉为何败于匈奴"高帝南过曲逆,上其城,望见其屋室甚大,曰:"壮哉县!吾行天下,独见洛阳与是耳。"顾问御史曰:"曲逆户口几何?"对曰:"始秦时三万馀户,间者兵数起,多亡匿,今见五千户。"曲逆一县的籍贯户口数,从秦代的三万余户到汉初的五千户不到。《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上书: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早在公元前202年夏五月,刘邦就针对这种情况亲自颁下诏书作为应对: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当时就是处于房子和田地等各种资源多的发不出去的情况,因为没有足够的人去占有开发。除人口因战乱和饥荒大量流失的问题外,还有一些郡县在秦末汉初借着乱世脱离中原政权的管理,独立成一小国。多年后汉武帝刘彻对司马相如进行策问考察时曾问及一些情况,司马相如以自己生活的巴蜀一地的周边作以回答:"邛、筰、冉駹者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

所以在汉高祖时期,西汉王朝是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攻略匈奴,汉军也完全没有能力与匈奴大军抗衡决胜。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大致意思是:汉朝兴起后,承继的是秦朝的破败局面,壮年男子参加军队,老弱运送粮饷,事务繁剧而又财政匮乏,自天子以下备不齐一辆四匹同样颜色马拉的车子,大将丞相有的乘坐牛车,老百姓家无余粒。这便是当时西汉的社会状况,几乎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毕竟大家都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没有大手大脚铺张奢侈的习惯与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