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灭三十万黄巾的汉末名将皇甫嵩,为何不愿做董卓、袁绍?(6)

2025-03-07 13:22  360kuai

而这些人的想法,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类:第一类,宁教我负朝廷,休教朝廷负我。不造反那就是个死字,不如先下手为强。第二类,朝廷腐败不堪,就应该起重兵入主中央,从而清君侧,诛奸佞,振朝纲;第三类,朝廷已经是朽木不可雕,烂泥扶不上墙,天下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自己应该"顺天而为",取而代之,建立新朝,从而福利更多的人。

然而,偏偏皇甫嵩根本不是这三类人。皇甫嵩其实没有多大的雄心壮志,只要能保住自己,守护住皇甫家的荣耀,守护住大汉的江山,至于这些其他的东西,皇甫嵩也没什么追求。明哲保身,该退让的时候,退一步,也没什么不好的……

皇甫嵩很清楚,黄巾起义之后的帝国,虽然已经残破,但好歹中央权威依旧,天下也能勉强保持一个相对的和平,然而如若其起兵造反,那么,纵然能够成功,这天下,可不就又是遭受了一场黄巾之乱吗?

为了这一切,个人的荣辱又算得了什么?

于是皇甫嵩断然拒绝阎忠,也打破了阎忠的幻想。阎忠只能灰溜溜的逃到凉州。后来被韩遂、马腾起兵,胁迫他做叛军首领,阎忠不愿做傀儡,最终在忧愤中病逝。

不过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阎忠在凉州的时候倒是对一个青年人十分看好,认为此人有张良、陈平之才。而此人也正是后来,劝李郭反攻长安,宛城磕掉曹操一颗牙,一封书信毁了马超韩遂十余万联军的毒士贾诩。

阎忠喜欢到处劝人造反,而贾诩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么看来,贾诩到还有可能是这个阎忠的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