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皇甫嵩剿灭了三十万黄巾,威震天下,一时之间,天下无人不为之侧目。然而,当一个人的功绩和威势达到最巅峰的时刻,其实,也往往是这个人最危险的时刻。
正所谓"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皇甫嵩虽然是拯救汉帝国的大英雄,但,如若放到后世,面对着当朝皇帝昏庸朝廷腐败不堪的局面,难免落得个岳武穆一般冤死风波亭的下场。李牧、章邯、周亚夫一干名将的下场仍是历历在目,皇甫嵩真的就没有"举重兵,清君侧,匡扶天下"的想法吗?
然而在事实上,这其实都压根不用皇甫嵩自己去想,早已经有人替皇甫嵩想好了。
"嵩既破黄巾,威震天下,而朝政日乱,海内虚困。故信都令汉阳阎忠干说嵩曰:"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不旋踵者,几也。故圣人顺时而动,智者因几以发。今将军曹难得之运,蹈易骇之机,而践运不抚,临机不发,将何以保大名乎?"